同配比的辣白菜,就摆在厨房的角落里。 还有就是晒鱼干。 不过鱼他们也就晒了十几条,预备哪一天有哪位小伙伴想吃这一口,可以换一下口味。 因为每一样都做得少,这些做完也没花多少时间。 ◎最新评论: 加油加油 营养液(1/1)成就达成,有一定几率掉落更新,请侠士再接再厉 打卡 大大加油 撒花花 撒花 不够看 -完- 第44章 修河道 · ? [姜棉最后想到了那片红薯地。 算一算时间,红薯应该长得也差] 姜棉最后想到了那片红薯地。 算一算时间,红薯应该长得也差不多了。 扛起一把锄头到地里试挖了两窝,两大串红薯随着被拎起的红薯藤而落土而出,一棵藤上挂着十来个红艳艳的红薯,每一个的个头都不小。 感受着手里沉甸甸的重量,姜棉感到很满意。照这个结薯量来看,产量低不了。 姜棉叫来小伙伴,小半天就把红薯给挖完了。收拾干净以后分成三堆,把其中一堆给五奶奶搬过去。 剩下的红薯,其中一半被洗干净擦成丝晒干,这是明年鸡鸭和猪的饲料。另一半放在院子里面晾干表皮的水分以后,就放在厨房里,想吃随时都可以拿来煮。 红薯挖完了,地也不能空着,姜棉选择了一些可以肥地的牧草种子撒了下去。 姜棉把这段时间要忙的事情弄得七七八八了,修建河道的通知下来了。 姜棉跟小伙伴们都分到了第一批知青里。 要修的那段河道离铃木生产队不算太远,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他们也就不需要在外面过夜,不过得早出晚归,加上劳动量比较大,中午大家都不回来。午饭由生产队负责,找人就近搭灶做饭。 这条河道由两个不同的公社负责,每个公社下面的生产队各自负责一段。 铃木生产队负责的那一段,正好在淤泥滩里。 看着这一片烂泥滩,铃木生产队的社员们都苦着一张脸。 在烂泥滩里筑河堤。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俗话说,烂泥扶不上墙。 他们现在要干的活,不是把这些烂泥扶上墙,但是要用这些烂泥筑成墙。 任务是上面下达的硬性指标。 大家只好硬着头皮把烂泥往上面堆。 结果可想而知。堆成的泥墙没到几十厘米高,就再也堆不上去了。 这一铲泥还没放上去,上面的已经慢慢摊下来了。 干了半天都是白费功夫。 有人泄气地把铲一扔,就开始骂娘。 “什么狗屁任务,根本没法干呀!” “对啊。给我们分这么一段烂泥滩,是不是跟我们有仇。” “老子不干了,谁分的让谁来干!” …… 第一天开工,带队来的是李国强。他看了一眼那几个闹事儿的人,忍下了心中那口气,脸上不怒而威,缓缓道:“是不是真的不想干啦?不想干的站出来。” 这下没人吱声了。 李国强继续道:“有点困难就撂挑子,发脾气。要是都照你们这样子来,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 要做成一件事情,有困难是正常的。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一个人想不出来,两个人想,两个人想不出来,就大家一起来。 现在我宣布,谁能想出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奖励100个工分。” 姜棉刚才就在想这个问题。她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淤泥,筑堤。 哦,她记起来了。 是她上辈子的父亲跟她讲的。 90年代的中后期,姜棉老家那边对虾的价格开始高涨。 有点钱有点野心的人家,纷纷围海筑塘养虾。 挖掘机在当时还没有普及。围海筑塘只能靠人工来做。 海边附近村子的村民,在闲暇时间,纷纷以村子为单位,组队去给人家干活挣钱来补贴家用。 姜棉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 别以为这只是体力活。遇到问题的时候还是要靠脑子来解决的。 姜棉不记得父亲为什么会跟她提起这件事了。 不过他记住了一件事情。 他们村的筑塘队是远近闻名的,很多别人干不了的活,只有他们村的人能干。 具体的例子,父亲跟她讲过一件。有一户人家选的虾塘的位置就在一片滩涂里,四周全是淤泥。有好几个村子的人都试过了,最后都没办法成功建成一段堤坝。 最后他们村子的人接手,成功了。用的就是一层淤泥,一层树枝或杂草不断叠加的办法。 姜棉抬头张望着周围的环境,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些灌木丛上。 扭头之间,碰上了庄清梵的目光。 “想到办法了?”庄清梵笑着问她。 姜棉直直看了他一会儿,心下了然道:“你不是也想到了吗?” 庄清梵也没否认,说道:“还要问一下那些树能不能砍。” 姜棉指了指另一边茂盛的草丛,“如果不行就割草。” 转头又道:“一起过去找李队长吧。” 庄清梵点了一下头,“好。” 两人过去人找到李国强,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他。 李国强还没表态,在旁边听见他们说话的一些社员倒是恍然大悟般地叫了起来:“对啊,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不就跟用稻草跟黄泥打砖一个理嘛。” “对,这个办法肯定行。这两位知青同志的脑子就是活。” 李国强拍板道:“那就试试。” 国强安排一部分人去砍树枝。那些树都是野生的灌木丛,不属于任何一个生产队。 没去砍树枝的人,开始收拾刚才弄起来的烂摊子。 树枝砍回来了,挑了一段最难上泥的地方开始做实验。 铺一层树枝上去,再在上面放一层淤泥,再铺一层树枝…。 如此循环。 等这一段修到了膝盖高,很多人踩上去,也没看到堤坝有往下塌的趋势。 所以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国强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 “庄知青,姜知青。这都是你们的功劳,谢谢你们了。那100个工分我会让人记上去的。” 有人笑着问道:“李队长,是一人100个工分呢,还是两个人分100个工分?” 李国强回答道:“当然是每个人都有100个工分。别眼红。下次如果你也想到这样的好方法,我也给你记100个工分。” 旁边的人就哈哈都笑开了。 有了对策,河道修建的速度快了起来。 午饭就在旁边的岸上解决。 伙食不好不坏,碎米粥配馒头,就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