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都已经用犁翻过。 第三阶梯的地还耙平了。黑黝黝的淤泥覆盖在上面。 第二阶梯的下午也可以耙好。 至于第一阶梯,树叶,树枝和杂草整干净了。田埂也有被加宽加高。田内的淤泥挖了一大半。 第二阶梯所需的淤泥有一部分看来要在外面去挖。 这一切,在下午都可以全部搞定。 水田里下午挖完以后可以接着犁一遍,等到要插秧的时候,再来弄第二遍就行了。 本来预计可能要两天才能完成的工,现在一天就干完了。 不过这也很大一部分得归功于那头牛。 如果没有它,光靠姜棉几个人,可能半个月都翻不到现在所达到的效果。 这就是人力跟科技的差距。 虽然这些犁和耙表面看着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如果要分析的话,结果就会吓人一跳。 姜棉的思绪飘了一会,又被她自己拉了回来。 她刚刚发现庄清梵的动手能力实在是强。以后多留意,注意开发,说不定会有惊喜。 想到这里,她便转身回去,想看一看庄清梵把那些提兜都弄得怎么样了。 姜棉回去看见的是,十来个轻巧的小提兜已经做好摆在地上。 剩下的一些材料,楚婴跟谢东和一人手里拿着一份,正缠着庄清梵教他们别的花样。 姜棉让他们没有一点回去的意思,就问了一句:“中午你们不用休息吗?” 大家便作鸟兽散了。 她以前上班的时候,有位同事有句口头禅: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虽然她不至于崩溃,但她会心情不好,继而影响下午的发挥。 姜棉睡了小半个小时,起床之后,精神加倍。 下午开工时间还没到,大家就已经陆续到了。 托天气的福,今天是阴天,早点开工,活也就能早的干完。 反正姜棉又不会克扣他们的报酬。 大家开工了,姜棉就开始准备晚饭。 姜棉翻看一遍家里的各类存货,决定去换一个鸭子回来。 铃木生产队周围水多,养鸭子的人家不少。 不过养得不多,最多十个八个。 因为鸭子食量大,费料,而且养多了,怕会下去祸害农田。 之前姜棉也关注过家禽限养的问题。 不管是上辈子听说的,还是眼前所见,都知道是有这个政策所在。 后来一问才知道跟她想象的有出入。 姜棉没有去问李国强,而是问养鸭的农户。得到的答案是:鸭子的上限是20只。而鸡的数量则没人知道,因为大家最多也就养三五只,根本没能力养超过上限。 现在鸭子的放养方式,一般都是白天就赶出去自己觅食,晚上回来了才喂一顿。 鸭子活动量大,吃得不好,都不太肥。 姜棉挑了一个比较大的。 那户人家还她要不要帮忙杀。姜棉摇摇头,拎着就回去了。 虽然她也会,但男同志们总该见见血。 所以正在挥锄头挖泥的两位男知青同志,让姜棉抓了回来。 谢东和瞪大了眼睛:“杀鸭?我不会啊!” 以前他偶尔跟人买个鸭子,也是请别人帮忙杀好的。 姜棉淡定地说:“那过了今天你就会了。” 庄清梵已经挽起了袖子,说道:“我来吧。” 姜棉看出来了,其实他也不会。 不过。总有第一次的。 姜棉问道:“那你们围观过别人杀鸭子吗?” 两人都点头。 那就行。 就算没做过,起码脑子有了个大概印象。 姜棉回厨房拿了一个碗,往里面放点盐,再加点水,端出来放在缸面上,再拿一个小碟子盖住。 “一会拿这个碗接血,别浪费了。” 庄清梵已经在那蹲着磨刀了。 谢东和不想抹鸭脖子,就去抓鸭子。 刚开始不得法,被鸭子挣脱了,扇着翅膀,扑通了好几步。幸好脚上绑着绳子,没能逃掉。 鸭子也是够顽强的,谢东和折腾了几个来回,都没能把它抓牢,有两会已经抓住了鸭脚,被它的两个翅膀一扇,尘土一起,又给他扑腾跑了。 半边院子都被这一人一鸭弄得尘土飞扬。 幸好姜棉早有准备,否则又得重新准备一次盐水。 姜棉不想再忍受这尘土飞扬的空气,走过去一把摁住鸭子,手指叉开牢牢地扣住两边鸭翅膀,然后换手把两只翅根一起牢牢抓住。 任它怎么折腾,也挣脱不开。只得“嘎嘎”得拼命叫。 控制住鸭子,姜棉把它提到谢东和面前:“学会了没?” 谢东和一点也不感到丢脸,伸手学着姜棉的样子,把鸭子接了过去。还上下掂了掂。 “姜同志,你真厉害。” 姜棉没理他的彩虹屁,而是教他怎么抓鸭以方便握刀的人动手。 “一手抓住鸭脚,一手抓住翅膀根部,抓牢了,它就扇不起来。然后把它的腹部微微倾向拿刀的人。” 谢东和乖乖照做。 庄清梵倒是有模有样,从拔鸭脖子上的那一圈毛到下刀,基本要领都掌握到了,不过还是差了一点经验。 看着鸭子的血流得差不多了,庄清梵就想放手。 姜棉在旁边提醒道:“喉管也要割断。” 庄清梵赶紧去补刀。 姜棉不只一次看到过,放完了血的鸭子,被放在水盆里,它的主人走开去打开水了,端着开水出来的时候只见“嗖”一下,鸭子跑了,逃进了池塘,游了半个小时的泳。然后全家人又是拿棍子又是拿铲抛泥,都没能把它从池塘里赶上来。 这是上辈子她一个邻居经常干的事情。 父亲每次杀鸭时都会拿这个当反面教材。 当年她家翻盖房子,中午要包餐,父亲养的三四十只鸭子,其中最起码有二十多个是她杀的。 杀鸡杀鸭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不敢看的,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兴致勃勃地上前围观甚至帮忙。这对他们来说,代表一会就有好吃的了。 上辈子的姜棉,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家里有什么喜事或是客人来访,都会看到。 后来大家的生活都好了,哪家哪户不养上一些来改善伙食? 姜棉这次之所以让两位男同志杀鸭,也是有她的考虑。 开荒种地无非就是想改善生活。到时候粮食多了,必定会养鸡鸭,甚至是猪羊,她都有想过。 到时候不可能每次碰到这种活,都让她自己来干吧? 所以,帮手还是得趁早培养。 谢东和不是说了吗?以后,有脏活累活都找他。 两位男同志杀好了鸭子,又被赶回去干活了。 褪毛和开膛,姜棉早在上辈子就干熟了,一个人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