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后代的事,所以都答应了周夫子的办法,一代代的维护着村子,静等着那个时间的到来。 终究事情不会按照周夫子的想法进行。 这些村子的村长一代不如一代,又一直守在村子里,他们很多都已经不记得周夫子的话,也看不懂周夫子留下来的书了。 而何工匠就是周夫子拜托的那些人家的后人之一。 也是为数不多的知道这件秘密的后人。 何工匠本来想让这个秘密继续保持下去,反正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了,有的时候多做,反而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 何工匠看何咏文有天赋,他又是自己的上门女婿了,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何咏文因此惦记上了这片福地,但是他不想等他身后事,他追求当下。 何咏文开始想办法催化这片福地的转化,也就是在这过程中,他接触到了莹莹。 莹莹是个流民,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何咏文不敢明着纳莹莹,只能把她放在外头,当时他和何氏已有三个孩子了。 何咏文纳了莹莹一个多月,何将军的人找来了,原来这莹莹是何将军的私生女,何将军没有多少子嗣,所以即使是女儿身的莹莹也被认回了西凉何家。 白术听到这里的时候就知道了,这是场骗局。 莹莹表示自己生是何咏文的人,死是何咏文的鬼。 何咏文听了很是感动,他许诺,他会迎娶莹莹。 之后他就想到了利用邪术既可以催化福地,又可以解决掉自己的妻子和老丈人一家。 本来白术有点怀疑何咏文的本事,听他讲完了才知道。 其实这些主意都是何永文出的,莹莹只是递了刀子。 就这样何家人都被何咏文解决了,也是那时候何咏文才知道何将军居然是西凉国人 何将军甚至找了证据证明何咏文也有西凉国的血统。 反正何将军和手下做了些伪证,就把何咏文拉进了自己的正营。 本来何咏文想娶莹莹,尤其那时候莹莹都给他生孩子了 不过何将军给了其他任务,就是娶了个跟何氏长了几分相似的另外的何氏女。 何咏文本身就不算是恪守本分的人,所以娶个美女,尤其是是他们的主子让娶的女子。 没想到莹莹居然格外听话体贴! 一下子何咏文对莹莹爱的更深了。 何咏文也就越陷越深。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子母井10 之后的故事就很熟套了,何咏文想把莹莹扶正,想要自己的儿子,虽然现在孩子也姓何,但此何非彼何,何咏文心里仍然不舒坦,顺带着对何氏给他生的孩子也不满意。 何将军那边在探索村子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村子的隐蔽性,对于藏住军队有好处,就想着霸占村子。 但是这个村子能进出的道路都不宽敞,军队过不来,也容易引起开都的注意,所以何将军只能慢慢渗透,尤其通过何咏文这个人。 只是何咏文在城里,府上又有何氏女,他的行动很容易被察觉到。 所以他们利用当时何咏文身为县令的便利,直接安插了人手,等何氏女察觉到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 何咏文担心何氏女会坏事,就想了计谋把她杀了,顺带着他想到了那些书上写过的子母井,有封荫的作用,他一下子就心动了,也就顺带着把自己的孩子们也杀了。 而这些,那个莹莹还没怂恿,全是何咏文自己这么想的。 知道何咏文杀了妻儿后,何将军那边找来了一个和何氏女有个七八分想象的女子,让她占据原何氏女的身份,以图能进驻村子。 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开始实施,何家被灭门的事就查出来了。 至于莹莹这个人,白术也审问了,果然,她比其他人都难审问。 白术用上了蛊虫加摄魂术,才让她开了口。 这个莹莹属实是人才,她并不是何将军的私生女,她是何将军的庶出女,她的生母是西凉国的一位舞姬,何将军许诺了,只要她做成了任务,就把她母亲抬为平妻。 不过这个莹莹短短二十来年,被转送了很多次,她的心里早就被仇恨填满了,她想要扳倒她的父亲,所以在她父亲交给她任务后,莹莹也想着用自己的办法收拢那些原本属于何将军的部下。 也真的被莹莹收到了一些“衷心”的手下,很多何咏文办的事也不全是何将军要求办的,而是自己要求的。 比如进驻村子这个想法! 莹莹知道村子是个宝地后,而且还是王侯之墓的最佳地点,就想自己以后的身后事就办在这里了,到时候她就是一个女子享受王侯的待遇了(死后),说不定下辈子投胎还能做个王侯。 白术仔细打量了下眼前看似温柔的女子,嗯!确定了,这个女人已经疯了。 白术又去问了那个假“何氏女”,她本是一个乞丐,后来被送进了何将军那边的军营,再后来被莹莹的下属看出了和何氏有两三分的相像。 本来这个女人是用来笼络何咏文的,后来成了何咏文李代桃僵的想法源头。 庞子勤看到这些口供,只觉得幸好这几个人蠢,不然真的等他们再筹谋几年,村子和周围的县城可能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就转换了身份。 当然这里面也会有漏洞,指不定哪天这里会派来一个新的县令,或者这里改建,毕竟这些城镇离开都太近。 这些年开都发展迅速,用不了几年,可能就会往外扩张,到时候,这些地界都会被征用,一样会被发现,但是到时候,这里可能就会起冲突了。 庞子勤想把这些人都带回开都,但是这一路上很危险。 那个何将军一定会断尾求生,他们要追责也会很没道理,不过可以借着这个由头去谴责何将军,作为一种试探手段也很不错。 这里还有个前提,这个西凉国何将军是真实存在的。 这点白术并不信任燕楚国的探子,他们至今都没回传回来这何将军到底是谁,或者也有种可能这个何将军并不出名。 白术的这点想法很简单,想的也不多,他只想尽快的处理掉何咏文。 庞子勤虽然认同了白术的想法,但是他考虑的更细致,也想利益最大化。 大楚帝也是如此考虑。 单单一个何咏文很好解决,怎么打击西凉国才是重点。 大楚帝和庞子勤都清楚,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西凉国和燕楚国很难打起来。 但是西凉国多次安插细作,背地里小动作不断,这次要是能给个警告,显然非常重要。 本来大楚帝很想把这次的事放到朝会上商量,但是他太了解他的臣子了,除了他的亲信,大部分臣子只想施恩给西凉国,毕竟西凉国并没有实际行动,这何咏文的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