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女装嫁给失忆大佬后 > 分卷阅读2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5(1 / 1)

放心了。 临别时,他刚走两步,忽然又调转马头回来,目光定定看着李禅秀,问:“殿下可还有话要交代我?” 李禅秀:“……咳,好好练我给你的口诀。” 裴椹:“……” 他很快含笑点头,保证道:“会的。” 再次驾马离开后,他终于没再回转。 李禅秀目送他远去,回过神后,也骑马先回军营。 裴椹率军渐渐走远后,杨元羿终于骑马到他旁边,好奇问:“你跟殿下……关系好转了?” 裴椹皱眉:“何以见得?” “看也能看出来,明显比之前好。”杨元羿声音含糊。 裴椹:“我是说,我们什么时候关系不好了?” 杨元羿:“……”没见过这么嘴硬的,之前是谁惆怅寥落来着? “对了,你之前追击松林谷的那伙胡人,可有发现他们使用铁火雷的痕迹?”裴椹又问起正事。 这几日,李禅秀又派人去发生崩塌的山上仔细查过,确实发现了铁火雷爆炸后的残片,山崩的确不是意外。 若此事是胡人所为,说明铁火雷已流入北地,以后与胡人作战,需多加小心。 当然,若松林谷那伙胡人没使用铁火雷,也不能说明山崩就真与他们无关。只能说除了胡人,还有其他可怀疑的对象,比如司州的朱友君。 …… 另一边,李禅秀也和陆骘在分析这件事。 裴椹率军离开后不久,他和陆骘安排好碎月城的防守,便也率军回秦州府城。 到秦州府城,与伊浔等军汇合,将这边事务全都安排妥当,并留下周恺守秦州后,他和陆骘等人又马不停蹄,继续赶往梁州。 路上,他和陆骘、宣平分析完此事,都觉得是大周人做的可能性更大。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是某些人和胡人联手做的。 伊浔闻言微讶,胡人都把洛阳占了,竟然还有人会和胡人联手? 陆骘和宣平都见怪不怪,这种事他们在北地都见过。李禅秀在梦中更是没少见。 “若真是大周人做的……我看司州朱友君可能性很大。”陆骘沉吟分析。 李禅秀同意点头,并道:“若真如此,朱友君已经知道裴椹加入义军的可能性极大。” 刚这么说完,当天晚上,李禅秀就收到长安来的消息——朱友君已和金陵和解,暂时结盟。 并且,趁李玹派嫡系兵马向洛阳进军之际,金陵已派薄胤率军进攻梁州。同时金陵和朱友君各派一支军,切断李玹派向洛阳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后,联手攻打长安。 自裴椹率军由长安向北攻打胡人,长安便陷入兵力空虚。朱友君和金陵的联军虽未必团结,但打一个正空虚的长安,只怕不是难事。 也因此,李玹在前不久迅速率军过汉水,抵达长安防守。反正朱友君、薄胤,以及金陵方面,显然已经知道裴椹加入义军,也没必要再隐瞒。 据说李玹入主长安,义军中的将领们直接在长安请李玹称帝,把司州和金陵都气得不轻。 不过李玹暂时没说同意,只写信将情况告诉李禅秀,让他先不必去梁州,直接和陆骘一起率军来长安。 第122章 对于李玹为何没听手下将领的提议, 直接在长安称帝,陆骘作为臣子,不好评说。 但李禅秀能猜到几分原因, 一是时机仍不成熟, 眼下司州、金陵和荆州联合攻打义军,称帝非但解决不了义军困境,反倒会使联军更团结、猛烈地对付他们,并无益处。 二是此刻称帝, 如何称呼司州那位?像金陵一样, 遥尊其为太上皇? 李禅秀觉得父亲未必愿意, 但若将老皇帝的所作所为公之天下,称其为叛国夺位的反贼, 眼下亦不妥。 虽说老皇帝的皇位确实是当年谋反得来。为了夺得皇位,他也确实联手胡人,丢了大片北地, 形同叛国。但他毕竟曾当了近三十年皇帝,曾经太祖的旧臣早被剪除, 如今有名望的士人或有头有脸的文官武将, 大多在老皇帝一朝效过命,名义上来说,都是天子的门生故吏。 更别说许多世家豪族, 早就跟老皇帝这一支牢牢绑定。 若李玹此刻就这么做, 很容易被视为是要复仇、清算, 如此一来,不说那些世家大族, 就是天下士人,恐怕也多要往金陵或司州跑。 毕竟就算他们自己没在老皇帝一朝为官或效命, 但他们的家人族亲、亲朋、恩师、弟子等,或多或少也有。 不说别的,只前段时间李玹入主长安,就吓得不少士族拖家带口想逃。 ——虽然老皇帝被囚那次,听闻胡人可能要打来,长安的士族就跑过一次。但裴椹带兵进驻长安后,不少人又放心回来。尽管有一些已经跑去金陵了,但总归还剩一些。 这次若不是裴椹留在长安的守兵拦着,剩下的这些,恐怕在李玹入主长安前,也会再跑一部分。 自然,也不至于天下的读书人都往金陵、司州跑,但如非必要,李玹肯定不希望他们大半去那两个地方效命,万一当中有几个有才能的呢? 所以不是不能清算老皇帝,而是眼下要先笼络天下士人的心,需暂时隐忍、求稳。要让那些士人明白,哪怕他们曾在老皇帝一朝为官,也可放心来长安投靠。 毕竟无论是现在打天下,还是以后治理天下,都需要用这些读书人。 尤其眼下长安还危急着,更不是称帝的时候。 李禅秀收好父亲的来信,转头对陆骘道:“眼下父亲的主力军一部分留在梁州,应对将要到来的薄胤,另一支正往洛阳,长安依旧空虚,事不宜迟,我们需迅速赶往。” 陆骘亦明白情况紧急,立刻下令结束休息,继续行军。 几日后,两人率军终于抵达长安。 李禅秀刚下马,李玹身边的谋士文松泉就急匆匆赶来,请他前往皇宫。 李禅秀见他神情难掩焦急,不由皱眉,问:“文先生,可是出了什么事?” 文松泉叹一声气,附耳小声道:“殿下,主上自昨日进了皇宫后,便挥退众人,一个人留在昭阳殿,谁都不见,派人送去的饭食,亦没动过。” 李禅秀闻言心一沉,立刻重新上马,跟他一起前往皇宫。 到了宫门外,他翻身下马,却见宫门处站着一群士人或身着朝服的人,其中包括裴椹的父亲——燕王裴淙。 似是看出他疑惑,文松泉又小声解释:“这些城中的士族和前朝旧臣,都是想来拜见主上。” 这里说的前朝是指老皇帝一朝。 只是李玹这两日连自己的心腹都没见,就更别提这些人了。 不过这些人也不敢走,或是有的昨晚回去了,今天一早就又到宫门外来,等召见。 而且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