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毒唯竟是我自己 > 分卷阅读2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6(1 / 1)

这样严厉后端正了对张聪导演的认知。 导演好是好,但是想摸鱼还是远离张聪公司吧。 老演员们本身年龄在这,多是饰演领导型角色,在前期影视城的戏份拍完后不会和他们一起转入另一个半实景的拍摄地。 对于张聪和林怀星之间精益求精的要求,自然是支持的,前期定好拍摄的基调,才能在后期维持好剧组的秩序。 特别是先规整好林怀星,作为主角都严要求,配角自然也不敢偷懒。 要不然,都和旁边《东方既明》剧组一样乱哄哄的,那不就完蛋了。 老演员们从艺的时间长,不管是旁边剧组的演员,还是场务化妆师,总能认识个两三个。 方东亮越是暴君式压制,表面上看起来听话其实到处骂他,和别人吐槽的工作人员真不少。 老演员们光看朋友圈里刷到的吐槽,就能看出来旁边剧组是怎样的纸皮子面上光。 方东亮溺爱方恒,而且至今都觉得《东方之光》很好看,光这个前提就足够让入组的跟组编剧心惊。 果不其然,原本的剧本在方恒的高度配合下变成了烂剧本。 方恒已然做到了演技生活化,不光演戏时如此,跟他爸方东亮相处时也是如此。 这次《东方既明》的主角原型本身是个高级军人,在建国前被俘随后被感化建设新中国。 当然,按方东亮的喜好,原型最重要的改变会放在最后三分钟做个总结,《东方既明》的剧情大体上是一个对抗侵略者的军人在面对自己所服役的党派步步败退时,在慌乱的社会背景下,坚持本心的故事。 嗯,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方东亮追逐影展奖项最爱的题型。 编剧也知道,有公式,做题就是快。 但一道公式,前面数填对了,后面填错了,那做题快又有什么用啊。 有原型的话,不应该按照原型来对应选人吗? 方恒浑身的肉都是软的,穿制服也不像是能带着军队奔袭的统领,还偏偏非要他来拍。 方东亮也是,大背景下的小人物虚构一个不行吗?为什么非得找个有原型的。 抱怨归抱怨,入组的编剧团队知道,原型这事还真没余地,张聪被领导排挤走之后,这些原本定好的类型片的份额没人来拍,可不就被主任半舔半送的送到方导手上了。 不止方导,很多刚在影展上有奖的导演都是领导瞄准的目标,主打一个有奖就行。 完全不管对方拍的是什么片。 第163章 在剧组里,要说和一起拍戏的演员发展不出感情,那肯定是假的。 毕竟等待的时间每次都十分漫长,但掏出手机来一看就是半个小时也显得太没有上进心,特别还是在张聪的剧组。 连张聪公司的摇钱树林怀星都只能在等候前期准备时看纪录片继续学习大背景,其他年轻演员想摸鱼也只好彼此三五凑做一堆,说是背剧本,对台词,过一会儿在中间偷偷夹两句八卦。 入组的时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大家相处的久了,状态松懈了,有一些生活里的事情就能被看到了。 就比如,组里有个未婚的四十来岁的男演员,其实天天晚上给家里孩子打电话,但老婆却从没有在他口中听到过,又比如,某些在外面蹲点的粉丝打通了某位场务或者化妆师,经常是拿着一堆打印好的照片进来请人签名。 作为被集邮的对象,演员当然有点不爽,他们刚毕业,还没火,张聪管的又严,外面的粉丝只有上下班路才能见到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感情。 他们感觉自己像是盲盒袋里的R卡,因为是必出的,都没有人关心,但是又不会跳过他们,显得太唯利是图。 好在林怀星也不总是给场务们签名,林怀星总是要问一下,给谁,如果场务磕磕巴巴说不出名字,林怀星的眼睛那么一扫,这个拿着照片的场务就会消失在他的面前,如果还不识趣,助理就会上来问场务是不是要拿去卖,场务自然是不肯承认的,自然灰溜溜的消失。 不签名也是可以的吗?在经常有脱粉作文上热搜的娱乐圈里,这样也是可以的吗? 混得再熟一点,他们也问过林怀星,难道就不怕传出去被批判吗?还是演员可以和偶像不一样,不用在乎这些媚粉的需求? 林怀星知道,对他们说一些道理是没人能听进去的,他们想要的,无非是从林怀星这里获取一句话,“可以不签”。 现在的粉丝对于这些人而言不过是微博数据的代号,不是真的人,无法有同感,只有当他们真的见到那么多张为自己奔赴而来的面孔时,再做出的应对,才是他们内心的真实表现。 “只是不想被拿去卖钱,在二手交易市场被骗到的不也是我的粉丝吗?” 写上to签,虽然不代表什么,但哪怕是真的签名,加上to签也会降价,如果想擦掉墨水,会把原本能卖出价的签名照变成大暇。 得到这个答案的演员们虽然听进去了,可感觉林怀星说的有点完美,深觉他有点装。 可是谁让现在粉丝吃这一口呢,装比不装有人爱,要是他们能红到这个地步,他们肯定能比林怀星装的更完美,更持久。 林怀星把剧本上的台词都背熟了,除了长台词的戏外其他等待时间都在看纪录片。 他原本对英雄烈士的认知,都来源于影视作品和古旧过去的记录片,虽然说是记录,其中大部分也掺杂着现代对于过去的认知,有很多补录和通过字幕与音乐去暗喻引导观看者朝导演想要的方向去理解的内容。 林怀星无需这些二次解读,他需要真实的,能更贴近人物当时心态的切实表现。 他开始看航天员上天前的纪录片,看巡林员,边疆守护者十几年前和现在出现在旅游播主vlog里面的对比,看初入队伍的消防员穿着干净的制服庄严宣誓,也看他撤离火灾现场后的狼狈不堪。 不得不说,大部分人的眼神变化根本没那么明显,关掉揣测的弹幕,以纯粹的目光去观看,哪怕是出发前就已经存在有去无回的怀疑,也没有人的目光发生动摇,反而是一如既往的坚定。 那些调笑,紧张,慌乱,这些中立中掺杂着混乱的词汇,早在一次次的锻炼,一次次的演绎和一次次夜里的构想中,被磨个干净,只剩下一颗勇往直前的心。 坚定不是死鱼眼,用量化的指标来描述林怀星眼部动作的变化,那就是眼眸往上抬了五度,眼神目光定在一臂长的位置的中心点,确保哪个镜头来拍,都显得他眼里有光。 眼睛演技本就是林怀星的特长,在他撇去一部分心理压力后,自然就超脱原本的表现,逐渐趋向完美。 林怀星的进度提上来,张聪心情较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