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54(1 / 1)

下方的众臣陷入沉思。 前排的谢言嘴唇微动,轻轻呢喃着霍瑾瑜最后两句话,深以为震撼。 之前先帝打天下时,许多士族门阀嘲讽先帝是身份低,是泥腿子,可就是这样一个穷苦百姓,最后却干翻各路诸侯,最后御极天下,成为九五至尊。 没想到陛下也没有忘了身份。 旁边的曾太傅余光瞥了瞥谢言,嘴角勾起一个得意的弧度。 与曾太傅相隔三个身位的宋致看着自家老师尾巴快翘起来了,垂头叹了一口气。 老师啊,这个时候还是要低调。 等到下朝后,曾太傅、谢言才出太和殿就被众臣围住。 “太傅,您老这次可不能不管了,两王之事不宜处置过重。” 原先大家以为朝堂上有了曾太傅、谢言,陛下就会多听听朝臣的意见,谁知道两个当世大儒居然成了朝堂摆设,就出杵在他们与陛下之间,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干。 “对啊!要不圈禁两王几个月,扣个两三年岁禄,然后就放他们回去吧。” “若是陛下嫌弃时间少,就是一两年也是可以商量的。” “听说陛下将众王送的赔礼都退了回去,让大家十分惶恐,谢公您要不要劝劝陛下。” “因为两王危机,昨日京城杵米店的粮价涨了一成,说明百姓也在担忧啊。” …… 宋致站在外围,噙笑看着谢公和老师被大家围住。 这群人不会以为谢公和老师能劝动陛下吧。 若是先帝在,恐怕这群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宋致转身之际,看到徐於菟和洛平川的身影,将两人喊住。 徐於菟、洛平川闻言,转身向宋致行了一礼。 宋致摆摆手,示意两人靠近,“你们如果见了陛下,告诉他一件不好的事情。” 徐於菟、洛平川面色一愣,不解道,“宋大人为何不自己去?” 宋致仰头望天,一脸深沉道:“陛下会不高兴的,我不想倒霉。” 徐於菟:…… 洛平川:…… 事情其实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就是因为两王事情的影响,藩王惶恐、愤怒、害怕……在一系列负面情绪下,加上这段时间到了宗藩子弟入学的时候,所以藩王们往京城送了许多孩子,其中有一部分是生病的。 这部分人本身身子就弱,加上舟车劳顿,若是在京城出事,藩王那边能做的事可多了,于陛下名声有损。 其实也有解决方法,就是暂时不开宗学。 宋致交友广阔,和友人吃饭时,知道了这个消息。 不得不让人感慨虎毒尚且不食子,但是人啊! 大多藩王不缺孩子,都有自己的心头肉,送进京城的这些孩子多半是不受宠的,若是真出事了,想必会是他们父王为他们最上心的时候。 第一波人是棋子,也有可能是弃子。 霍瑾瑜知道后,眉心一皱。 徐於菟建议道:“陛下,不如提前不让患病的孩子进京?” 洛平川摇头:“宋大人说,一些已经在路上了。” 现在让他们掉头回去,这一折腾,恐怕那些人最后不好过。 霍瑾瑜:“既然他们舍得将孩子送到朕这里,朕就收下了,好好培养他们,不让他们想家。” 她会让那群藩王知道什么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只不过…… 霍瑾瑜看着上面的名单,按了按眉心,无语道:“一个个都生那么多干什么?” 在二十多藩王中,孩子最多的当属晋王,足有几百个,之前岁禄没做调整时,被他一家薅了许多羊毛,最少的就是陈飞昊,他家就一个。 霍瑾瑜将纸摔到桌上,“知道什么叫优生优育吗?孩子又不是猪崽,一个个生那么多干什么,就是养猪崽也养不了这么多。” 她之前嫌弃军事学院的学生少,现在看着藩王们的孩子数量,气不打一处来,即使去掉齐王、晋王两个大户,也还有一千多名,这种规模,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个大学校了。 听到这话的洛平川、徐於菟抿嘴忍笑。 若是宗藩的人口扩充的没那么快,可能陛下也不急着忙这事,可惜人都是贪婪的。 霍瑾瑜看着上面的名单,还是不爽,她不想给这些宗藩养孩子,即使自己是皇帝也不行。 而且其中有一部分,还不一定能养熟。 她想了想,看向洛平川、徐於菟,“你们觉得,朕如果让各藩王承担一部分宗学束脩如何?” 两人错愕,转念一想,明白陛下的意思。 洛平川担忧道:“微臣担心各藩王不愿意。” 霍瑾瑜挑眉;“若是不愿意,不付出义务,也就没有权利。可以不要孩子,大不了孩子朕养了。” “……”徐於菟见霍瑾瑜已经拿定主意,想要为难藩王,立刻笑道:“陛下这主意好,宗藩子弟远离父母,离得远了,容易和藩王们离心,若是有藩王给的束脩,能时刻感念父母的恩德。” 霍瑾瑜缓缓点头,“徐爱卿说的没错。” …… 两王被押进京这事,冀州那边也传到了,大家没什么想法,这事又碍不着毅王。 军事学院的学子这一个月过得是要生要死,吃的是粗粮大饼,想要吃肉,只能自己去狩猎,每天要绕城跑半圈,中间还有几天,大家还给矿场押送了两波粮草,教官还带他们去草原边缘去追击搜索瓦刺残兵。 还在冀州兵营和许副将手下的兵对抗过,十战八败,其中一胜是徐衔蝉,另外一胜是霍永安。 这个混血小殿下自从进入军事学院后,就混得如鱼得水,而且各种兵法、训练吸收神速,比起他的读书效率,霍永安显然更具有军事才能。 当时霍瑾瑜知道后,赏了霍永安一把金刀,当做她差点误人子弟的歉礼。 自从来到冀州后,霍永安没忘他的“衣锦还乡”,再打听到鞑靼俘虏被关在什么地方后,就开始策划一个威风的出场。 虽然学院的一些学子对于霍永安的混血身份仍然有些歧视,但是在外敌面前,大家还是同仇敌忾的,在听到霍永安的想法后,众人积极献策。 身为他们景朝的小殿下,衣锦还乡当然要搞起牌面,气势阵仗都要有,功成名就,佳人在侧,笑看疯狗。 对于阵仗,大家也没有其他想法,到时候他们这群学子可以如来时那样,衣服不必相似,但是要精神,然后穿着红披风,跟在霍永安身后。 他们一群给达官显贵子弟,难道还不够有面了吗? “没错,就这样。”霍永安兴奋地拍手,然后就有些纠结道:“可是佳人在哪里呢?” 众人一听“佳人”二字,下意识换算成“女人”,然后目光不自觉地看向两手环臂,斜倚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