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和亲王崽崽不摆烂 > 分卷阅读1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0(1 / 1)

早知道今儿就不上朝了,年纪大了禁不住熬夜。 大人的事,孩子们不操心。 弘历、弘昼几个现在的关注点,都在天津港的船上。 “八皇叔、九皇叔应该会给咱们带了礼物吧?”弘历凑到弘昼旁边,小声的畅想,“最好是我没见过的。之前你说那个显微镜倍数不够,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更好的了。” 金银珠玉他不缺,康熙帝收藏的各种西洋玩意儿都给了他和弘昼,弘历摆弄得多了,也对各种仪器感兴趣起来。 弘昼知道他只是随口问问,也随意回了个嗯字。 答非所问,但他们兄弟俩相处时常会这样。弘历本也不是真要个答案,更不会计较弟弟的心不在焉。弟弟在身边,他就觉得很舒适。 弘昼心里有些懊恼,他看杂文野史,感兴趣的是历史人物的经历和八卦,科技的进程还真没怎么在意。 不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开始,标志是蒸汽机投入使用,这种常考题他还是知道的。 蒸汽机之后,采煤冶铁的技术革新飞速发展。铁皮船出现,对木制海船是降维压制。 老八、老九这次在科技方面的收获应该不大。 “九皇叔不是说带回来许多书籍?”弘昼眼珠一转,“那些书籍多半会送到三皇伯那里,咱们求他多复刻一份,当做藏书。” 这是弘历感兴趣的领域,他立刻就应了,“译本也来一套,咱们对照着看,学西洋人的语言快。” 弘昼:…… 又要遭到语言天赋者的打击了。 据说乾小四精通汉语、满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 汉语和满语是从小就会的,和硕纯禧长公主回来后,弘历突然对蒙语有了兴趣。不过满语和蒙语都属于同一个语系,学起来有相通之处。弘昼被拉着一起学的时候,因为两人的进度差距拉得太大,狠狠卷了一年才追上。 藏语现在弘历还没有涉猎,据说他极其信仰藏传佛教,命人翻译《大藏经》时,每得一卷,都要经他裁定。他的陵墓——裕陵地宫里,用了近三万个藏文和六百多梵文镌刻咒语。 至于他学维吾尔语的原因,网友们确定以及肯定,是为了和那位来自维吾尔的宠妃——和卓·伊帕尔罕,传说中的香妃,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 弘昼想到这里,心里翻个白眼,你爱的人还真多! 行吧,好歹英语他有基础,能学得快点。 老九的礼物来得很快,拇指大小的珍珠、色彩绚烂的珊瑚树、晶莹剔透的水晶,秉承了老九的一贯风格。 弘历、弘昼美滋滋的收了。 兄弟俩还借着送八皇叔、九皇叔出征的缘由,到天津港乘坐了一会海船。 高大的木船经过风雨的侵蚀,看起来锈迹斑斑,灰黑色的木块处处都能寻到沧桑的痕迹。但它静静地立在海上,威风凛凛坚韧强悍,等待着下一次的乘风破浪,再获荣耀辉煌。 四爷和老十三再一次站在码头的最前方,目送兄弟们离去。 这一次,他们心里少了对这支舰队未来不确定的彷徨,毫不怀疑经历了海浪狂风洗礼的老八、老九会在不久的将来凯旋归来。 四爷的视线投在船只慢慢成为小点,直至消失不见的方向。老十三紧紧握着他的手,兄弟俩心里浮现的是同一句话:磨了这那么多年的剑,也该试试锋利程度了。 老十三很快就同意了四爷攻打倭国的决定,也是因为,他练了这么多年的兵,也到了真枪实弹打几场的时候了。 平定青海,更多的是联合蒙古各部,共同对敌。是骑兵对骑兵,一刀一剑的拼杀。 对外敌,根据老八、老九带回来的消息,更多的是火铳和大炮的对轰。英吉利和荷兰就是靠火器占据了一块又一块的大陆。 这些火器放置的时间长了就不中用了,正好,这几年也攒得差不多了。 两人心里都清楚,造火器要花费更多的银子和矿产。这两样,现在的大清还都远远不够。 倭国有银矿、铜矿。若是老九说的那块陆地上,能寻到好开采的铁矿就好了,能直接在那边造船下海。倭国是一个点,那块陆地是一个点,还有琉球和台湾。这些点连接在一起,未来就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 队伍的后方,允祎几人正在小声嘀咕。 “八哥和九哥看起好威风!尤其是九哥转身,振臂一呼‘出发’的时候,一搜一搜的大船开动,太震撼了。” 允禧搓搓手,神情充满了向往,“日后我也要跟八哥、九哥一样,扬帆远航,为大清打下一片大海!” 他身边的几人都当没听见。允禧的梦想实在是太多了!种出跟高产的水稻,跟老大允禔一样勇武,成为大清第一巴图鲁,和十三哥一样文武双全,统帅天下兵马,做弘历的诗画搭子,游历天下…… 允祎当头给他一盆冰水,“刚才上船,在甲板上往下看,你还说头晕呢。这要是风浪起来,船晃得打摆子,不晕的人都站不住,你估计就得躺下了。” “这不就跟坐马车一样,颠着颠着就习惯了嘛!”允禧梗着脖子反驳,“八哥、九哥日后年纪大了,不得有人接替啊。咱们当皇子的,就得冲在前头,没有什么是干不了的!” 七哥腿瘸了都能掌管京城和皇城的安危,他武艺骑射样样好,领个船队不在话下! 允祕不想让哥哥们再争执,左右看看,转移话题,“好多百姓也来助威呢,那边还有传教士。” 弘昼顺着允祕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传教士们有的在划十字,有的神色如常的和身边的人交谈。 大清攻打倭国这件事,应该很快就会传到西方。 这样也好,西洋国家现在还奈何不得大清,大清在他们眼里越强大,越安全。 相互忌惮,当一个市场广阔的商贸往来对象,对眼下的大清是最合适的。 雍正二年,对大清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于弘历、弘昼也是。 离大军出发不过一旬,五月底,京中接连下了几天暴雨。 到了六月一日这天凌晨,雨势才将将止住了。天还阴着,看不到星星的宫巷里漆黑一片。 小圆子和小丸子在前头提着宫灯,弘历、弘昼捏着衣摆,小心的落脚,尽量往雨水浅的地方走。宫里有排水系统,但遇到雨势又大又急的时候,也不大管用。 他们脚上的鹿皮鞋能些微防着点水,到上书房的时候,再换干净的鞋子。 原本是很平常的一个早上,宫巷的拐角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又急切的脚步声。 弘历、弘昼惊愕的抬头,来的是一队黄马褂。 淳郡王允祐亲自带队,他头上的顶帽有点歪了,衣摆被雨水湿了大片,面色不大好看,眼下乌青一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