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竹步、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剌、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 永乐二?十年八月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剌和阿丹等国使?节。 也?就是来?回接人?了。】 郑和本人?:“……” 虽然这?个话其实没什么问题,他这?几?次下西洋之中多?少就是承担了一个接送人?的职能,但是说出来?还是怪让人?觉得没劲的。 但是天幕对下西洋这?项活动?整体来?说还是很看好的,这?让郑和整个人?都机灵起来?了。 【时?间来?到了永乐二?十二?年,正月的时?候朱棣还命郑和前往旧港赐施进卿之子施济孙官印和官服,让他接替已故父亲的位置, 七月,朱棣便去世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三?把火。 别?看朱高炽在朱棣还在世的时?候是大明的常务副皇帝,但是他的许多?理念还是和朱棣不一样的。 所以在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随即调整了其父的扩张政策,对内采取措施减轻民困,对外进行战略收缩。 在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的即位诏书中,朱高炽宣布停止下西洋。 】 朱棣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也?不怪他不太喜欢这?个儿子,实在是他有些时?候…… “看来?太子对朕的决定多?有不满啊……” 朱高炽胖胖的身子哆嗦了一下,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确实对朱棣的很多?行为不满,对朱元璋的很多?政策也?有意见,不过在这?两人?在世的时?候,那是不敢提的。 起码不敢明面上正着来?提。 但是在很多?地方上他也?没少跟朱棣反着来?就是了。 若不是诸位大臣们力助,他这?个太子的位置,估计早就换成自己的弟弟了。 可是日后还是自己继位,要是没什么大过错的话…… 朱高炽心中定了定,道:“儿臣不敢,只是儿臣的理念和父皇的稍有偏差罢了。 就如同父皇和祖父的理念稍有偏差,是一样的。” 朱棣:“……” 他噎了一下。 这?臭小子,居然敢把父皇拿出来?压他…… 不过朱棣也?不得不承认,真要说什么和先皇执政理念悖逆,他才是最大的犟种。 他倒是没有大刀阔斧的改动?朱元璋的政治策略,他直接把朱元璋定下的皇帝给掀翻了…… 但是朱棣也?还是决定要敲打一下自己这?个儿子。 “牙尖嘴利!朕也?不跟你争口?舌之快,若是一会儿天幕说你做的不好,你这?个太子就换人?吧!” 此事也?不是第一次被提了,朱高炽也?十分淡定:“是。” 【虽然朱高炽并没有继续支持下西洋一事,但是因为他在位的时?间短, 他儿子朱瞻基继位后,于宣德五年还是继续命令郑和出海的。 此次乃是命他出使?西洋忽鲁磨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门答剌、剌撒、溜山、阿鲁、甘巴里、阿丹、佐法儿、竹步、加异勒等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等地。 人?数也?颇为可观,根据记载,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这?也?是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了。】 第203章 第二百零三个老祖宗很骄傲 听到自己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消息, 郑和愣了愣,却终究还是露出?了一个笑容。 他对自己这个结局几乎是已经?能够看到了。 【这次航行,郑和船队从竹步西行, 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 据说郑和也是在这次航行之中去世的。】 果不其?然, 陈曦接下来的话便印证了郑和的猜测。 郑和有种“果然如此,不需要惊讶”的恍然感?。 倒是朱棣,他看向自己?这位可以称得上?老伙伴的宦官, 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若是说他英年早逝吧,自己?去的比他还要早几年。 若是说郑和壮志未酬吧,其?实他也?就晚年的时候被自己?的好儿孙给弄得再没有下西?洋过, 最后甚至可能是死在海上?的。 对旁人来说,在海上?漂泊的时候死去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对于郑和来说, 死在海上?比死在任何?地方都要让他觉得浪漫。 郑和笑了:“陛下, 臣这一生, 真的是死得其?所啊!” 朱棣叹了口?气:“你这么说,倒是让朕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郑和很满足:“陛下也?请勿怪太子殿下, 他只是生性节俭,每次下西?洋所耗巨大,想要停止无可厚非。” 朱棣能不懂这个道理吗? 只是他实在是生气罢了。 这个儿子,也?太叛逆了! 嗯, 这个叛逆主要还是跟他对着干。 这也?不能怪他总是想要换太子, 主要是这个太子实在是不类他啊! 【随着朱棣和郑和的接连去世,这件种花航海史上?最为辉煌的事件, 也?就就此落下帷幕了。 不论是朱棣和郑和的初心如何?,这件事情最后的影响, 也?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开始的想象。 首先是在政治方面,经?过郑和船队武力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 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 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等等举动, 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明王朝已经?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基于传统的“王者无外”、“怀远以德”观念下的非侵略性的华夷政治体系。 而且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由于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这也?是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每次都耗费那么巨大,最后却总体来说算是平衡的原因之一了。 因为有人给补了。】 【其?次在经?济上?,虽然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并没有贸易的想法,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也?寻找到了许多奢侈品,例如海外香料来满足国内的需求, 而这一次次漫长的海上?之旅,也?给大明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例如,性坚质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