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一丝一毫。 身体相依,她看到他面上锋锐的轮廓,感到他的灼热,气息急促。 一想到这是清醒着的他,朝露心惊肉跳,一大滴的泪自眼角滑落,浸湿了两人缠绵的唇瓣。 他尝到她不断淌下的泪水,缓缓停了下来,相触相抵的唇分离。 她被他吻得精疲力竭,轻轻喘息。在这一刻间隙里,她抬眸望向他,捕捉到了他眼中深深的怜惜。像是惊扰了梦幻泡影,电光朝露。唯恐她就此消散。 他望着她,拂去她眼角的泪花,声色一如既往地清冷,不容置疑: “今日,爱欲由我心生,色戒是我身破。” “世间若真有炼狱,我与你一道。” 作者有话要说: 梦里的不算,这算是初吻了~oyeah~ 【注释】 佛经故事源自《杂阿含经》中的《魔女经》 第86章 佛经上说,无间地狱之无间,意为炼狱之苦,无有间断。 生前所造恶业不得赎偿,死后堕入地狱。其中,极重罪者,要在地狱中最恶之无间地狱永生受苦,循环往复,不得超脱。 洛襄自幼所习的经文里,无一不描述无间地狱的惨烈景象,警醒佛弟子今生苦修精进,断绝七情,切勿犯戒堕入无间,永受地狱之苦。 这一世,他没有抵挡住诱惑,早已深陷无间,无怨无悔。 可他没想到会将她牵连在内。 却不料,自与她相识以来,他每一次的举心动念,都是一道刑罚,逐一加在她身。 情之愈烈,酷刑直至将她一步一步推入地狱的深渊。 水牢中,粼粼的波光脉脉无声,水流侵蚀着每一寸意志。 洛襄感到颈侧晕开的大片湿意,泛起撕扯般的痛意。 女子在怀中颤抖不已,唇角的丝血带着凄艳的美。 “襄哥哥,我不想下地狱。” 她攥着他的衣襟,仰起惨白的小脸,痛苦地喘息着,蜷缩在他怀中,泪光莹莹地望着他: “你去成佛吧。渡众生,渡我。” 洛襄手指握紧又松开,抬手拂去她唇角的血痕。 世人爱看,佛子历此一劫,看破红尘;妖女回头是岸,改邪归正。这才是正道,而非异端。 他若不成佛,天下万民,怎会放过她? 他和她已无退路。 “我带你出去。”洛襄轻声道,一把将她打横抱起,大步走出了水牢。 寺外,赶来的洛枭被守卫的武僧拦着进不得,已等候多时。 他没有强闯,目色晦暗,静静地,隐忍不发地在等二人从水牢中出来。 洛枭一见到他,就将朝露从他怀抱中夺下,揽在臂弯中,眼圈发红,唤道: “露珠儿,怎么这么傻?” 朝露听到他的声音,吃力地笑了笑,低低道: “三哥,对不起,又让你担心了。我和三哥回乌兹去,再也不分开……” 洛枭心痛难耐,猛地抽出腰间长刀,直抵着洛襄的咽喉,目眦欲裂,愤愤道: “那日我早就警告过你,你根本护不住她!” 在旁的武僧见状,大惊失色,纷纷上前欲将洛枭扣下。 洛襄扬手制止,武僧只得退下。 怀中的温热散去,洛襄双臂之间空荡一片,缓缓垂下了手。 “我会了结此事。” 洛枭冷哼一声,深陷的眼窝里射出锋锐且阴沉的眸光,死死盯着他,质问道: “怎么了结?你就算暂时救她出了这个水牢。外面还有大批的信众等着要把她扒下一层皮来。” “他们都说她是妖女,已经把大旱,兵乱,什么天灾人祸全扣在她头上!” “露珠儿往后余生,就算回了乌兹,她如何能安生地渡过?难道要她改头换面,东躲西藏过一辈子?” 畏地狱之苦,亦畏人之多言,众口铄金。 身份的鸿沟,无法逾越,不能逾越。每进一步,都是炼狱无间。 洛襄眸光垂下,落在女子光洁的面靥,两行滑落的清泪。他想要伸出的手收了回去,扣在袖中。 寺内,钟磐声悠悠,浩渺如尘烟,飘至目所不能及的远方。 洛襄举目望向天际,平静地道: “我不会让她如此痛苦地过这一生。” “她所受之难,因我而起,便由我来终结。” 她是他最忠实的信徒。 即便所有人都背弃于他,她仍然在虔诚地供奉他。 他成佛,只为渡她一人。 …… 入夜后,天穹泼墨般的黑,大雨倾盆,泼天盖地。 一阵急促的脚步踩着哗啦啦的雨水奔入寺庙后方的僧院,一扇一扇地敲开了长老的房门。 一盏一盏油灯亮起,从昏暗的窗纸中透出萤火般的微光。 长老们听到敲门声漏夜惊醒,起身披衣,冒雨前去正殿。 “长老,长老!佛子他……”小沙弥犹疑了一息,忙改口道,“在殿外长跪,硬是受了三十刑杖。” 待长老赶至殿门前,一眼望见跪在滂沱大雨下那道挺拔的身影。 暗夜里的雨水一片又一片地打在他身上,将一身玉白染作暗沉沉的青灰,如同溺在深海里。被大雨稀释的血水,在他宽阔的脊背蜿蜒流淌,化为一道道薄红。 他眼里的光似是被雨水浇灭了,晦暗如无尽夜色。 诸位长老了然地相视一眼,既是轻舒一口气,亦是深深叹息。 …… 数日后,高昌大寺。 佛门信众接踵摩肩,将大寺的外墙围了整整一圈,神情恭肃地望着内里正在进行的法事。 一排又一排的高香在香案两侧燃起,一重又一重的经幡在佛龛之上拂动。 绛袍的武僧气势巍然,挡在外侧。数百比丘在殿前诵念,梵唱如天音渺然。 身着褐袍宝莲纹袈裟的长老立在佛龛前,簇拥着一身清冷玉白的佛子,周身万千光华流转。 佛子缓缓敛起衣袍,屈膝跪于正中的蒲团。堂前众僧,殿外百千信众,随之跪地,刹那间,声势明灭,如若重山群峦起伏一片。 满堂诵声在这一刻停息。肃穆的寂静中,长老中站出一位华发老僧,手捻佛珠,声如洪钟,望着底下道: “佛子可曾历劫?” 洛襄道: “曾有一劫,是为前世因缘,今生常在缠缚。” 老僧再问道: “现今可曾窥破?” 一阵微风穿堂而过,殿内许久都没有回音,寂静如同空无一人。 长老眉头蹙起,面面相觑。墙外的信众延颈而望,人群中渐渐起了私语之声。 经幡来回舒卷,烛火静静燃烧。 最终,洛襄双手合十,微微垂首,道: “此劫已窥破,愿化身佛子,渡尽众生。” 老僧呼出一口气,朗声道: “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