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定在他平淡无波的面上,问道: “国师认识洛朝露?她向我要兵,是出城来救你的?” 今日,他一看到自己的亲卫在此人身边,就想起那一日,她自投罗网,冒着箭雨,不顾性命地来奔向他的军队来见他,求他救高昌。 即便她浑身被大雨浇透,臂上被箭矢擦破血肉,她还在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与他谈判。 即便被他识破了前世的身份,有那么一瞬的恐慌,却也毫不松懈地与他周旋对峙,甚至不惜抛出与他重归于好的饵,直到他最后愿意出兵。 与其说是她是在求他,不如说,他是被她诱骗上了当。 而她所作所为,竟是为了救这么一个人。 他不敢置信。 李曜沉了沉气,冷冷道: “我所知的洛朝露,绝不会如此帮你这个陌生人。你究竟是何人?” 帐中烛火摇曳不定,细碎的光点投影在帐布上,时明时灭,随风涌起。 洛襄缓缓上前,抬臂将面上的黑疤揭下,他的面容毫无遮掩地落入眼前人的眸中。 眼前的男人分明怔了一下,幽深的目光刹那间闪过一道狠戾之色。 “果真是你。”心中的猜测应证,李曜咬着牙,一字一字吐出来。 洛襄面色沉稳,从容不迫,道: “殿下既早已察觉,何必要试探我?” 李曜死死盯着他的脸,许久才从怔忪中回身,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手指蜷起,轻扣案头。 他忽然玩味一笑,笑意不达眼底。他在帐中踱步,幽幽转至榻前,一撩衣袍,坐了下来。 “那一夜,她一从高昌王城逃出来,就来到我这座中军帐里,就躺在我这方矮榻上。” 他的手掌轻轻一拍榻上的皮毛毯,眯起了眼: “你说,我怎会无缘无故地帮她救你。” 话音未落,眼前一道寒光闪过。一柄明晃晃的白刀已骤然抵在李曜的咽喉间,紧贴着他跳动的脉搏。 洛襄直直望着他,声色渐变冰冷: “你的条件。” 他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到近乎冷漠,仿佛是暴雨欲来前的那种空寂之感。 利刃在喉,李曜眸底促狭了一瞬。 从小在大梁皇宫长大,从未有人敢如此拿刀直指着他。 前世,李曜无数次见过他杀人的样子,手起刀落,眼睛都不眨一下。当时他方登基不久,皇位不稳,要铲除的异己叛臣太多。这个辅佐他的男人杀伐果决,时常袍角犹带溅血,就来勤政殿与他商议国事。 他杀人的样子一向就如此刻这般自然平和,就像默声诵念一段佛经。 刀刃上还有未尽的血迹,凉意一丝丝渗入颈肤。 若说没有一丝惧怕是假的。李曜心知肚明,他下得了手杀他。 可李曜偏生想要刺激他。看他卸下虚伪的佛身,露出真实的贪嗔。他要他同自己一样,深陷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疯魔之中。 任是无情无欲的佛子,也不能例外。 于是,李曜便轻笑一声,悠然道: “没有条件。我从来不喜欢勉强别人,尤其是女人。” “是她自愿来寻我的。你们佛家不是讲轮回吗?她前世就是我的女人,这一世也不会例外。” “她之前悔婚,不过耍耍小性子,现在想明白了回到我身边,做夫君的,自然愿意帮她一把。” 李曜面露笃定之色,眺望一望无际的军帐,眯起了眼: “她会随我回大梁,与我并肩,享万人朝贺。这是我和她早就注定的命。” 洛襄垂下眸光,没有说话,却缓缓收了刀: “她不会和你去大梁。” 李曜皱眉,喝道: “你说什么?” 洛襄面无表情,平静地说道: “你逐鹿西域,所求不过是大梁那个九五至尊之位。她生在西域,长在西域,不会愿意跟你去大梁。” “而且,她的命,也从来不由你来定。你,控制不了她。” 李曜一怔,摸了摸空出来的脖颈,哼笑一声道: “你怎知她不会?” “你不过让她区区当了一乌兹小国的王,而我,有朝一日可以让她当皇后,母仪天下,天底下最尊贵的地位,试问哪个女人不想要?” 李曜起身,与洛襄正面对立,相隔一步,望着目光空茫的他,冷声嘲讽道: “你呢?你乃佛门弟子,连光明正大与她在一起都不行,凭何与我相争?她只要是和你在一道,只会承受无端的骂名。” 洛襄抬起头,神容平淡,沉默不语。 见他沉默,李曜眸光一凛,看向他: “为何不说话?” 洛襄道: “入城后,我自请逐出佛门。” 李曜原本笃定的面容渐渐变了色,眉头紧皱,突然问道: “难道,你竟要为她还俗?” 洛襄身长玉立,大风盈满了他的衣袍。 他听出了李曜的言下之意,声色平静无波: “你错了。我不是为了她而还俗。” 他望了一眼手中带血的刀,自嘲般笑了笑,道: “走出佛塔,看遍众生。方知,佛法渡不尽众生。作为佛子,无能为力。” 李曜轻哼一声,面露讽意,冷冷道: “所谓救苦救难,不过是你肆意放纵,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你敢说,你不是沉溺女色,不是想为了和她光明正大在一道?” 洛襄摇头,嘴角漾起一丝轻浅的笑意,是苦涩,亦是释怀: “我从未想过。” 世道不容,戒律相悖。 生了爱欲,已是罪孽。 他不想因他的身份令她多受一分蔑视,再被唤一声妖女。 是他动了心,动了欲,这一切,与她无由,她不该因他的举心动念而背负骂名。他已将她送回了她三哥身边,她会很安全。 “我不愿让佛门蒙羞,亦不愿让她受屈。所以,我不会与她再有纠葛。但……” 他想起那一夜,他困守北匈军的包围中,死生之际,她朝他奔来的身影。他目中清光涌动,始终端肃的神容中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道: “但是,我确实心慕于她。” “我虽已入无间,但我相信,她会一世圆满,终得自在。” 李曜微微一怔,双手在身侧紧握成拳,叩在案上连案牍都在微微晃动。 洛襄看了他一眼,最后淡淡道: “情之一字,并非交易,无需条件,不计得失,不论毁誉。” “更何况,我与她之事,全看因果,不由佛门,更不由你。” 李曜从愕然中回过身来,蓦然抬眸,只见男人正大步离开。 他一咬牙,低声朝他道: “我劝你出了这个帐子,继续戴上你这块黑疤。慈悲为怀的佛子成了杀人如麻的国师,你在天下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