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 分卷阅读47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77(1 / 1)

,又惊又喜,好似天上掉下金饽饽。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些“皇亲国戚”是皇室血脉不假,但都是萧元妃——就是企图谋害答里孛的权臣萧奉先之妹——所出子女。答里孛夺权之后,元妃自然立刻处死,至于这些孩子,既是她的异母弟妹,都留着没杀,只是软禁起来,以免担上残害骨肉之恶名。 如今辽金和议,答里孛毫不含糊,十五岁的异母弟弟送去作质,十二岁的异母妹妹直接嫁去女真,虽然算不上斩草除根,也是个永绝后患。 这一日收获颇丰。宋方出面设宴,犒劳大家连日辛苦,庆祝阶段性胜利。 一群文武官员喝得酒酣耳热,底下的亲兵随从通事也聚在外头小桌,喝得酣畅淋漓。 有人悄悄指指海边:“瞧。又在一块儿啦。” 海边两个并排而坐的身影,正聊得亲密。 有人嗤笑:“唉,不堪大用啊,不堪大用。” 这阮姑娘说是江湖地位高,是辽金双方的熟人,以一介白身来参与斡旋,本来指望她能发挥点作用。结果呢,还真就是仗着跟张大人关系好,跟着蹭吃蹭喝来了。 虽说她一开始上岛的时候,跟那群来路不明的灶户交涉一番,给使团雇佣了一批得力民夫;斡旋过程中经常瞎说大实话,帮助官员们表达了许多不便说出口的意思,而不至于损害国家形象——在这些方面,她也算稍微有些助力。可这岛上的文官武将,哪个不是上面精挑细选而来,哪个不曾在斡旋中出力良多,她这点功劳算什么? 光顾着和那个“辽兵甲”卿卿我我,几乎每天都相约看海,孤岛上过起了郎情妾意的小日子。要是她能交好那几个位高权重的使节,籍此套出一些秘密情报,倒也罢了;可她偏偏只跟一个小侍卫互相亲善,能有何用? 还好她并无正式职位,否则回去准遭弹劾。 与此同时,阮晓露望向海潮,使劲睁大眼睛,看不到大海那边的辽国土地。 这几日,她旁观一场国际级别的多边谈判,听各方慷慨陈词、引经据典,自觉收获颇多。 “百来个人在这里动动嘴皮子,每天吃好睡好,宛如度假,”她感慨,“等回到大陆,依旧太后是太后,将军是将军。可百万人的命运就在这几日里敲定了。” 答里孛颔首笑道:“众生系于一念,天下随心而转。这感觉可不错吧?” “享受不起。”阮晓露微微一缩,“这心理负担得多重哇!”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答里孛道,“我那几个弟弟妹妹是挺可怜。本可做一辈子膏粱子弟,却让我一句话送去苦寒野蛮之境。我那些亲信 都已经劝谏过了……” “这我明白。”阮晓露淡淡道,“虽不赞同,但也理解。你身居高位,手上不狠,地位不稳嘛。” 那几个年幼的质子公主,虽然也是战争受害者,但远远不是受害最深的那一批。皇家恩怨,她也不便多加评论。 但她还是笑道:“我若是你的弟弟妹妹,宁可不要那锦衣玉食、穷奢极侈,我说什么也得逃出宫去,哪怕到处挨饿流浪,强似做个富贵摆设,一辈子命运攥在别人手上。” 答里孛笑道:“这倒提醒我了。我得传令,在他们宫中加强守卫,保护安全。” 阮晓露:“……” 答里孛正色道:“你我若换位,你也会如此。” 阮晓露笑道:“咱俩要真换,我定然每日睡不着觉,不出三天见阎王。” 答里孛轻哼一声:“你就这点出息。” 两人都哈哈一笑,很默契地观赏高升的月亮。 两个姑娘性格中有相似之处,萍水相逢之际,历经生死险境,颇有惺惺相惜之情。但随着交流深入,两人心里都明白,骨子里跟对方不是一路人。做得患难之交,但做不成莫逆知己。 ----------------- 再过一日,又议定了少许旁枝细节。例如为了鼓励双方罢战,休养民力,宋朝可对榷场贸易限时减税,临时增加民生必需品的出口配额。女真人急需自己的文字,可以派饱学之士出使女真,帮助他们制定礼法规章、本族文字。还可以适当从西线撤军,缓解宋夏边境压力,以便让西夏腾出资源,支援辽国复建…… 总之,尽到了自己作为东道主、以及和事佬的诚意。 顾大嫂深受女真人信任,“外来的萨满好念经”,虽然对政治经济一窍不通,但这段日子也给不少女真使臣做了心理按摩,让他们笃信,自己这一行利国利民,日后必受神明奖赏。 就在会谈气氛逐渐走向轻松之时,张叔夜将金国使团请到一边,悄声道:“既然宋金两国正式建交,结为伙伴,则两国之贸易,宜循官道而行,不知郎君可否允诺?” 斜也有点没听明白,乌老汉解释:“这位张大人的意思是,以后请咱们不要跟宋国私商私下贸易。要做买卖,得去榷场,用官价买卖货品,交足额的税。” 斜也脸色微变。怎么这张大人好像无所不知,连本国一直在悄悄跟宋国搞走私都知道!他的渠道在哪里,难道是本国出了叛徒? 而且瞒了多日,一直没声张,直到,和约即将谈成,三方责任即将敲定,才冷不丁出这一招,让他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脑海里迅速思考,大金以国家名义在宋境私买的货物,无非食盐和烟药,都由灰菜(乌烈)负责——他是完颜自家骨肉,定不会轻易将此情报泄露出去。买卖食盐之事,那个姓阮的辣妹估计有所耳闻;张大人狡猾善谋,从她口中套出话来,也不奇怪;至于购买烟药火炮的事,在场好像没别人知道吧? 遂绷住表情,通过翻译试探一句:“这个好说。既然如今我国和契丹休战,那这买卖……” “食盐是民生之本,定然需求更甚。”张叔夜笑道,“欢迎贵国遣派商贾,充分利用减税的政策,我国定然热情迎接。” 斜也嗯嗯两声,暗自出口气:他毕竟还不知道烟药的事。反正和约签订,也不打仗了,烟药也不需要了,不必再做这提心吊胆的买卖。 ---------------- 经过近半个月的艰难谈判,和约的大体框架终于敲定,再派一艘船去通报进展,顺便昭告四方各国,放出和平的风声。 接下来便是打磨细节、撰写文书、润色辞藻、商议各项约定的落实办法…… 不光辽金的使节都脱一层皮,宋方国信使也殚精竭虑,为了安抚这两边的大爷,每天晚上开会到深夜,笔墨用废了一大筐,人人累瘦一大圈。 人人都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前无古人、足以铭记于史册的壮举,因此少有抱怨,力求完美,否则千载以后依旧被后人笑话。 就在即将大功告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