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员”的公信力,虽然林逾并不打算透露太多,但只是用化名公示段星渊事件的一部分对他而言没有损害。 就算他们不说,艾萝也不会轻易放过舆论这把武器。 简单叙明了基础事实,林逾仍未停下敲打虚拟键盘的手指。 艾媛媛本想出声,但很快注意到他的意图,话头咽回肚子,郁十二和陆惟秋也保持了沉默。 在段星渊事件之后,林逾又补充说明了霍勒斯辖区内的新规。 [“——以上就是今日发生事件的全部纪要。”] 林逾敲下“发送”,全然无视了霍勒斯苍白如纸的脸色。 “如果明天段星渊不是‘救世主’的话,我们就把他解决了吧。”艾媛媛问,“必须让院内的考生都知道这样不对,我们要有威慑力,已经不能再心软了。如果福利院彻底失去秩序的话,恐怕会有更严重的伤亡……” 林逾耸耸肩:“你猜他是不是?” 艾媛媛抿抿嘴唇,低眼时发出一声叹息。 段星渊当然有很大概率会成为“救世主”,足足60分的“幸存火种”,陆惟秋和艾萝都不可能和他匹敌,只靠林逾和维多利亚两支队伍也不可能把段星渊挤出三甲。 但凡段星渊真的成为“救世主”,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们就都无法对段星渊动手。 无他。 只是为了外界的太平,为了普通人的平安,为了“军校生”的名誉。 林逾一边说着,一边看了看陆惟秋的表情。 然而后者的脸上永远是一副冰块似的冷脸,即使和林逾对视,陆惟秋的表情也毫无纰漏,似乎真的问心无愧,已经沦落到只能靠林逾来拿决策的地步。 林逾便情不自禁地笑笑。 “真有意思。”林逾说,“感觉你们都很希望我说出某句话,这样你们的责任——或者期待就能实现了,对不对?” 郁十二皱了皱眉:“什么?” 艾媛媛也是一脸疑惑:“啊?林指挥,您这是什么意思?” 霍勒斯更是沉默,他全程都没有参与过他们的讨论。 而最后的陆惟秋——他还是那张棺材脸。 林逾便摆摆手:“算啦。” 他笑得举重若轻,好像真的无所谓这次不成功的谈判。 恰好会议结束,林逾索性走出了这间沉闷的办公室。 “林指挥——”艾媛媛快步追上来,但她差点没能追上。 林逾没有刻意慢下脚步,艾媛媛隐约能感受到他心里微妙的怒火。 可是艾媛媛终究没能说出别的什么,迟疑很久,她也只是趴在栏杆对逐步下楼的林逾远远呼唤:“林指挥,无论如何请相信您的选择,我们都是这样坚信的——我们、我们知道您……” 林逾仰头打断了她:“你们不知道。” 艾媛媛刹那间愣住,再也说不出话。 她只看见缝隙里,林逾的目光灼灼如火焰,烫得她不自觉避开眼神。 那个阴郁的、总是如一片冷清秋夜的少年,从来没有露出那么饱含情绪的眼色。 不单是愤怒。 还有疑惑、不解、烦闷和自嘲。 “我不会再试图从你们这里问到答案了。”林逾说,“我会照着自己想的去做,就这样吧,希望我们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艾媛媛追问:“您想怎样做?” 林逾道:“……凭经验做。” ①三季人:出处不明。多说出自《论语》,原文主人公为孔子、孔子弟子和“绿衣人”(蚂蚱)。但仔细检索后,我没有找到《论语》原文作为佐证,也有网友认为“三季人”实为后人杜撰。 通常而论,“三季人”的故事哲理与“夏虫不可语冰”相近,文里是我个人的化用,无关公众对“三季人”这一群体的任何感情色彩。 第171章 心生千面-3 “现在是零时整,为大家公示昨日积分排名和各辖区护理员工作评价。 “即刻起,‘救世主’账号暂时关停。” “当前排名: “第一名:01101队‘我们五个真强’-队长:林逾;目前总分146; “第二名:03005队‘终焉彼岸堕天’-队长:维多利亚·吉斯;目前总分143; “第三名:02003队‘混学分队’-队长:段星渊,目前总分140。” “最新工作评价已发送至各护理员邮箱。 “请注意自己的区域排名,针对部分怠工现象,院方决定即日起将工作评价纳入员工个人考评。” “——现点名批评护理员‘林逾’。” 第二天的迷宫名单里又出现了艾利亚斯。 同时,林逾和陆惟秋的名字也在其中。 看似无序的随机抽取,却已经在暗中透露出它的“偏爱”。 林逾依规来到队列等候入场,艾利亚斯出现得比他更晚,和陆惟秋先后进入队列后,艾利亚斯对他弯了弯眼,林逾自然回以完美的笑容。 而陆惟秋穿过人群,毫不客气地来到林逾身后:“段星渊拿到‘救世主’了。” “数学真好。”林逾点评。 这次的三队分差咬得很紧,从维多利亚突降的积分也能看出,她正从一味的囤积转向自保。 指挥系大多不会无的放矢,维多利亚的态度和抉择往往暗示着她生活区域的变化——因为霍勒斯突然的背刺,显然,他管辖的那片区域已经陷入一片猜疑。 作为小山羊派,维多利亚当然比谁都要担惊受怕。 “维多利亚是小山羊派?”陆惟秋也没错过她的积分变化,“如果是小绵羊派,犯不着这么急着自保。” 林逾耸耸肩,没有回答陆惟秋的问话。 很快,队列的进度便到了他俩,林逾一头钻进跃迁的光幕,陆惟秋紧随其后,眨眼间,两人便来到满是镜面的世界。 这次也是多人迷宫,而且同时出现了林逾和陆惟秋两名指挥。 在陆惟秋进入后,入口徐徐关闭。 在场共计十人。 和上次热情介绍的路德等人不同,这次的临时队友明显更加拘谨。 林逾扫视一周,都是生面孔,既不是他辖区内的院民,也不像首都军校的校友。 倒是陆惟秋和他一起打量众人时,琥珀色的眼睛又暗了暗,林逾便听到心底来自陆惟秋的“链接”:“大都是和霍勒斯或者段星渊同区的。” 林逾挑挑眉梢,无声回答:“巧合吧?” ——虽然可能性不大。 和霍勒斯或段星渊同区,就意味着他们受这两人的宣传影响最深。 因为原本的道德拘束和身份认同,大部分人在受到煽动前,对自己“军校生”身份的认同是远高于“小绵羊派”和“小山羊派”的划分的。 正是基于大家能优先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