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关键客户 > 分卷阅读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2(1 / 1)

法把这些内容系统性讲出来。因为甲方的需求往往很单一,要么就是做强势品牌聚焦,要么就是压榨一切运营手段要效果,需要品效结合整合营销解决方案的客户少之又少。 “公司现在提倡卖展示类广告,有人知道为什么吗?”王爽培训时喜欢与KA互动,增进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李华说:“因为能收大额!” 马龙飞补充:“因为做展示类广告的甲方不差钱!” 张元吉积极配合:“因为谈效果转化类的客户太磨叽!” “你们说的都对。”王爽总结道,“做展示类广告的甲方大多有品牌营销需求,需要用大量展示类广告来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就像‘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公司让我们卖展示类产品的目的,是因为它可溢价、毛利高。”王爽说,“毛利高意味着可以完成我们的业绩考核,可以为澜海创效。所以我们应该首选给客户推荐‘展示类’的广告产品。” 王爽之前在商务只考核团队完成,但是在KA有业绩考核,管理层任务不会比一线低,王爽显然是做好了与KA一起签约关键客户的准备。对KA的称呼也从“你们”变成了“我们”。 众KA本以为王爽是花架子,近一周的培训让他们深刻了解到新总监的产品专业度,由衷钦佩。 林奕然从来没硬性要求KA什么,但是他说的话所有人都会服从,因为KA慕强。林奕然让王爽培训产品知识,既提升了KA的专业度,又放大了王爽的优势,在KA树立威信,方便她日后管理。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王爽与众KA关系和睦融洽,林奕然确实达到目的。 王爽虽然与陈夕不对付,但也没为难他。昨天是陈夕犯错在先,王爽说他没什么不对。陈夕现在因为没钱,不敢再挑事儿,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培训结束后,陈夕回到工位,准备摒除杂念,沉下心来工作。 昨天已经荒废,今天不能再无所事事。老户折了就签新的,没有客户就积累。上一天班给一天钱,我要好好赚钱。 陈夕打开电脑,干起老本行,按照行业查找客户。 术业有专攻,每个销售擅长的领域不同。林奕然擅长画大饼,王爽擅长讲产品知识,陈夕擅长行业开发。 陈夕从几个电脑收藏夹内的行业网站轻松查到新客户,挑入几条客户资源。用滚瓜烂熟的话术打了几个电话后,顺利约访一家,下午见面。 甲方在俞城北部的钢材市场,这里很多客户与澜海常年合作。钢材市场的客户虽然有广告投放需求,并且开发难度小,但这些客户的规模较小,面对的目标群体也非常有限,所以不会给高额的广告预算。 陈夕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做两年商务销售,已经习惯这种工作模式,很难改。并且KA关键客户在他看来“可遇不可求”,不是自己所能涉猎的。 他想先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做了,螃蟹腿儿也是肉,管它呢,先签再说。 从丽华大厦到钢材市场需要换乘两次地铁,下了地铁后还要做公交。陈夕拎着破旧的A货包包,在钢材城车站下车。钢材市场距离车站差不多500米,陈夕顶着7月的烈日前行。 甲方是钢材市场内的一个小门市,因为牌匾过于老旧陈夕完全没注意到。陈夕沿着导航在附近转了两圈,第二次折返时才看到这家“鑫鑫门厂”。 铜门大敞,一名老汉正在砸脚下的铁皮。烈日炎炎,大粒汗珠沿着老汉额头滑落,他光着膀子肤色黝黑,显然是经常在室外做卷帘门。 “您好,我是澜海公司的,潘总约我下午来聊广告。”陈夕对自报家门,想找“潘总”。 老汉放下手中铁锤,用胳膊肘胡乱擦擦额头的汗,招呼陈夕:“来里面坐。” 门市房内的摆设与门外相比好不到哪去,木质矮柜上堆叠着剪刀、锤子等做卷帘门用的工具,床上坐着一名30多岁的妇女抱着孩子喂奶。妇女见到陈夕放下手中的婴儿,打开风扇,说:“来里面坐,里面凉快。” 30多度的夏天,连吹风扇的电费都舍不得花,这卷帘门厂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老汉给陈夕拿了瓶矿泉水,说:“我是潘杰,这是我闺女。” 原来,他就是“潘总”。 “潘总您好,我是陈夕,主要为本地门厂提供广告策划。”陈夕开始背烂熟于心的话术,今天来门厂,他就是“专门为门厂策划的专家”,明天去石材城,他就是“专门为板材策划的专家”,为博取客户信任,销售可以变成“任何专家”。 “啊,你上午电话里说,长泰、安运是与你们公司合作的?我想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潘杰搬了两个小马扎,给陈夕一个,自己坐一个。开始问同行数据。 “这两家客户投放的都是线上广告,就是定向推送给精准的目标人群。我们通过媒体锁定刚装修完门市房的、近期去过卷帘门厂的、在搜索引擎检索过‘卷帘门安装’的人群进行推送,让有需求的人第一时间找到您。”陈夕简单讲解广告投放模式。 潘杰点点头,说:“我之前听过你们公司,也一直想做广告,但是我们厂就这个情况,你也看到了。” 陈夕之前在钢材城签约过几家客户,他们的条件确实比鑫鑫门业好些。陈夕环顾四周细看屋内陈列,最值钱的当属正对门口供着的佛堂,除此之外没什么新家具。 陈夕觉着甲方多半是想了解下广告,拿不出广告费,自己这趟恐怕是白来了。 “我……”潘杰语气一顿,拿桌子上的大茶缸去旁边儿的水缸里舀水喝。 陈夕坐车坐的确实口渴,拧开矿泉水瓶,喝了大半瓶。转念又想:他给我喝矿泉水,自己喝水缸里的水。他把好的给了我,是尊敬我,想要合作。但是这钱…… “我们手头不宽裕,你看这广告费用能便宜点儿不?”潘杰女儿怕孩子哭闹,一边悠着孩子一边对陈夕小声说。 “广告费都是充到您的账户里,这个存多少就花多少,我们只是有个起投门槛,低于这个门槛确实开不了户。”陈夕解释道。线上广告有起投金额,预算少于1万无法投放。 潘杰说:“拿钱我们认,就是不知道这效果能不能好。” “线上广告都是有转化后,才续费的。您同行一直续费,能持续与我们合作,肯定是效果好,要不投广告赔钱了,谁还续费啊,您说是不?” “这道理我懂。可是我们厂子小,容易竞争不过人家。”潘杰翻床头柜,找出营业执照、公章等开户手续,又拎出个红布包,包里装的是现金,两摞。 陈夕看傻了眼。之前他谈客户好说歹说至少周旋一小时,今天才进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