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时期—— 齐地的桑蚕业,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 植桑,进入大田生产。 育蚕织丝,相当发达。 当年姜太公封齐,因地制宜、随俗而行,非常重视纺织业的发展。 自然,也得到了良好的成效。 齐桓公:太公以后,我们历代国君,也都非常重视桑蚕丝织业的! 管仲:没错! 我们还会调查从事纺织业的人数有多少! 管仲还曾向齐桓公建议: 民之通于桑蚕,使蚕不疾病者, 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 若有精通桑蚕技术、使蚕不生疾病之人,给予黄金一斤的奖励,免除兵役! 不仅如此, 他们对桑蚕丝织业还有很多优惠政策! 宁戚:是的,比如在春天给予桑农贷款,届时用丝织品来抵偿就可以了。 ——春赋以敛缯帛!! 这样的方式,对桑农来说可以保证正常的生产与产品的销路。 国家也保证了蚕茧、丝织品的基本来源。 齐桓公:我们齐国,到处都是桑树!百姓的住宅四周,空闲的地方,必须种植桑树! ——宫中四荣,树其余者曰害女工! 如果种植其他的树木,就是妨害养蚕! 在他们齐国。 一般的贵族,都拥有自己的家庭桑园。 栽桑养蚕,既是平民的家庭副业,也是贵族的一项重要生产经营。 在他们齐国。 既有小农家庭副业的丝织品生产。 也有独立的私营手工业者的织造作坊。 还有官府的国营丝织工场。 大夏将至,是他们织丝绸和加工丝絮的时节。 隆冬农闲时,则是纺织的时节。 除了自给自足、保证赋税之外,多余的产品则作为商品,放在市场上贩卖。 这样的获利,比从事农耕要大得多。 因为获利之丰厚,于是他们的桑蚕丝织业,更加猛烈地,发展起来了! 齐桓公穿着紫色的衣服,欣喜不已。 我们齐国,生产的丝织品,本来就种类繁多,做工精细,质量上乘。 这要是再加上“珍妮纺纱机”。 岂不是如虎添翼!!! 纺织业,你们谁能比得过寡人!! 就算是秦国,也不行!! ——看了这么久天幕,已经完全忘记自己在当时还是妥妥霸主一枚的齐桓公。 齐桓公:那么问题来了。 仲父,你们有谁跟上刚才天幕的节奏了吗? 管仲、鲍叔牙、宁戚等人僵硬在那里,说实话他们不知道,是过于激动还是什么。 总之,为什么珍妮纺纱机,听起来有点复杂。 管仲:沉默.jpg ……别打扰我。 我决定先把天幕抄下来。 纱锭,纱锭是什么?还有传动装置? 虽然天空里一直展示着那一台清晰可见的珍妮纺纱机,但是天音的内容太干了! 全是干货,太干了。 给点水吧!要噎住了!咽不下了! 尽管有着天幕上的图片、动画配合——天音说到哪里,那个相对应的部位就亮起。 但是几句话,就把珍妮纺纱机的结构说完。 这真的合适吗!!QAQ 齐桓公安慰:没事,我们可以课后补。 管仲、鲍叔牙、宁戚,他们全部都亲自加入到抄课堂笔记的行列里去。 就算一时没记全,也可以后面再互补。 众人手忙脚乱之余,看见天幕上的画面已经发生变化了,那是一个纺工操作的动画。 在光幕里,纺工正在操作珍妮纺纱机。 之前的珍妮纺纱机结构图,在天上停留得不算太久,于是,许多人都没能完整绘制下来。 他们纷纷捶胸顿足,恨自己手速不够快。 但愿后面,还有可以参考的!! 再不济,他们只能看看24h光幕里有没有哪位好心人再给他们提供一下抄录图了。 比如那些皇帝、国君,他们总是记得比较全! 天幕之上,纺工伸出手摇动大轮子。 【纺工在操作的时候,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大轮子的转动,会带动所有纱锭的转动。如此一来,预先经过处理和粗纺的棉花,就得到了拉伸、拧绞,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伴随着天音的解说,这个过程倒是好理解。 动画也比图片更为清晰直观,只见珍妮纺纱机上的纱锭,全部都转动起来。 棉花,正在被拉伸、拧绞。 秦始皇看见细节处的“棉”,对这种原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就是他没见过。 还有之前的红薯、玉米等等。 难道这棉花,也像是原产南美洲的红薯那样,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 棉花,它好用吗? 至于天幕上正在解说的珍妮纺纱机,嬴政与很多人一样,也没有怎么搞懂。 但这些技术方面的东西,交给臣子去完成就好了,他也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 相比于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等人。 秦始皇这边,包括战国时期的许多人,他们对天幕的理解,倒是会更加容易一点。 战国众:我们有手摇纺车。 锭子,已经开始使用了。 【我们详细地看一下纺纱的过程。】 【纺纱需要用到锭子,又称为纱锭。它是一种间隙地装在锭杆上的、筒型的套子。锭杆,是一根细杆,上面带有钩子。】 【锭杆装配在小转轮上面,手摇大转轮,就可以通过绳套,带动小转轮。】 等到天幕展开叙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君、臣子布衣们,方才若有所思、恍然大悟。 他们理解了锭子、锭杆、小转轮、大转轮、绳套等等。但还没等消化完,天幕又往下说。 【在纺纱的时候,人们手拈一小段棉纱,勾住锭杆上的钩子,接着扯一段棉条,与棉纱相接,捻在手里。这样一来,锭杆钩加上手,就将棉条给固定住了。这就叫做两端握持。】 【手摇大转轮,带动小转轮上的锭杆转动,则是叫做加捻。】 【在纺纱的过程中,人们一边加捻,一边用手来拉伸纱线。等到停转,或者小小地倒转一个大转轮,纱线就会从钩子里脱离出来。之后,再转动大转轮,减少手上的拉伸力,棉纱就卷绕到筒形的锭子上了。】 天音一边述说着,光幕上也行云流水,同步展示出了一系列珍妮纺纱机的使用过程。 齐桓公、鲁班、墨子,很多人都沉默了。 然而。 天幕似乎还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文献:《管子》《史记》《韩非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