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6(1 / 1)

农业的多种经营。】 春秋时期,楚庄王挑了挑眉。 他听着那一句“从田地扩展到水体”,又看见碧空的画面上出现一幕水面的粼粼波纹。 楚庄王下意识地想到,这农田与水体的结合,莫非是类似于孙叔敖兴建的芍陂那样? 孙叔敖于楚国之境内,下膏泽、兴水利。 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也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同一时空里,楚国的孙叔敖本人也在看着天幕,自然也想到了自己建设的芍陂。 但他建设芍陂。 是要让天旱时有水灌田,洪涝时避免成灾。 在芍陂建成之后,安丰一带确实也成为了他们楚国的经济要地,每年产出许多粮食。 乃至于,楚庄王打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孙叔敖的芍陂也不可谓无功。 但是天幕说的从单一的种植业、扩展到农业的多种经营?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孙叔敖大胆想象,莫非是可以利用水体养鱼? 在种植业上,继续利用灌溉用的水体,发展渔业,这确实是很有创造性了。 天幕所说的多物种、多层次,超出于种植业的多种农业经营,是这样吗? 孙叔敖:我已经竭力想象了。 除了渔业,还有什么与水体有关?总不能再加入什么畜牧业、林业吧! 在战国时期的魏国,西门豹也在兴建大型的农田灌溉工程,漳水十二渠。 秦国,秦王政时期。 一位名叫郑国的韩国人,在关中平原北部兴建了郑国渠。数以万顷计的盐碱地“斥卤”,成为了亩产一钟的良田。 在这一时期,秦王政亦是好奇地看着天幕。 西汉,汉武帝也是如此。 在他的时代,可谓大兴农田水利建设。 譬如关中地区、河套地区、河西走廊,这些地方都发展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 如果要说,农田与水体相关的地方。 他们这些人便纷纷想到了,这些能够带来巨大效用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至于更多的关联,暂时还想不到。 他们在各个不同的时空里望着天幕,只见那无垠的苍穹之上忽然出现了一个陂塘。 陂塘的旁边是稻田,应该是用来灌溉、种稻的。 与此同时,陂塘的里面,则是有几尾游鱼翕动,表面上更是浮现着一些漂亮的莲花。 【汉代,已经出现一种利用“陂塘”来灌溉种稻的方式,这种“陂塘”里还会养鱼种莲,在“陂塘”的堤上还可以种树。】 【这便是一种综合的土地利用方式。】 【《水经注》记载,东汉时期,习郁按照范蠡养鱼法,从大陂引水,形成一个小鱼池,“楸竹夹道,菱芡覆水”,也是同样的方式。】 孙叔敖满意地点点头,果然是养鱼啊。 在田地旁边建陂塘,在种植业里加入渔业,充分利用了水体,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这就是“立体农业”吗? 思及此,孙叔敖的头顶,缓缓飘过六个句点。风中凌乱,好像没有想象里的神奇! 虽然还有种莲、植树,但是总感觉差了一点。 春秋末期,正在从事各种经商、顺带发展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范蠡,则是缓缓打了一个问号。 哈?东汉时期的人学我养鱼? 范蠡的视线一瞥,看见迢遥天际、巨大的光幕之上,缓缓有白色的半透明弹幕飘过。 [许行:厉害啊范蠡!!] 范蠡:“……”扶额。 【南宋陈旉的《农书》记载,高田凿池蓄水种稻、堤上植桑系牛,亦是如此。】 【直到明清时期,这些经验至于低洼地区,就形成了一种特色的堤塘生产方式。】 【地势低洼的地区、水患严重,可能还会受到咸水的威胁,那要怎么办呢?】 【人们将这些低洼地,深挖成塘,以土覆盖塘的四周,称之为“基”。这样一来,基与塘,就可以分别发展种植业、养鱼业。】 孙叔敖:种植业、养鱼业,但是堤上植桑系牛?? 这是真的要往畜牧业发展啊! 许行见了,也是连连称赞。 基与塘,这样既解决了不良条件的限制,又扩大了生产的领域,实在是非常巧妙。 范蠡:很不错! 【在基上种植荔枝、柑橘、龙眼、香蕉等等,我们便称其为“果基鱼塘”。】 【再比如还有一种“桑基鱼塘”,在基上种桑,塘里则养鱼。桑叶可以用来养蚕,蚕粪可以再用来饲鱼,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 只见天幕出现三行文字—— 《高明县志》: 基种桑,塘养鱼,桑叶饲蚕,蚕粪饲鱼,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 孙叔敖:石化.jpg 还真的种这么多树啊!而且还是种的果树! 香蕉又是什么东西! 林业,已加入“立体农业”鱼塘豪华午餐。 孙叔敖:目不转睛看着天幕。 而且居然还在里面养蚕!蚕粪拿回来饲鱼也是绝了! 桑树,种在一起也是非常绝! 孙叔敖:不愧是两利俱全、十倍禾稼! 就有一点。 ……他已经快要忘记这是农田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塘内养殖水生饲料,用来喂猪,猪粪、塘泥,则用来培育桑树。】 【还有稻基鱼塘、蔗基鱼塘、葵基鱼塘……】 孙叔敖:畜牧业,成就达成了:) 养猪、猪粪又拿来培育桑树。 再加上前面的蚕、鱼等等。只能说是非常厉害了。 随后。 天幕的动画里,显示着明朝嘉靖年间。 一名卡通角色出现,身边挂着他的名字“谭晓”,地点则是“江苏常熟”。 谭晓正在与他的兄弟一起开发荒洼地。 只见他们在这片荒洼地之中,将最洼的一个地方,凿成了鱼池。 在次洼的地方,种植了菰、茈、菱、芡这些水生的植物。 有的地方,还开出菜畦。 谭晓与他的兄弟还在鱼池的上面,还架了几个笼舍,用来养鸡、养猪。 接着,还用鸡、猪的粪便,拿去饲鱼。 同时在这片田地的周围,还筑起了高塍,在高塍之上种植了梅、桃等等。 生产的内容,丰富之极。 对土地的利用方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栩栩如生的动画放映完之后,在悠然小调的背景音乐当中,天音不疾不徐地响起。 【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种“农、桑、鱼、畜”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人们在圩的外面养鱼,又在圩的上面种植桑树,在圩的里面还种植水稻。然后,产出的桑叶用来饲羊,羊粪又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