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8(1 / 1)

女子,而是天下之主,她不卑不亢道:“谋朝篡位?太宗又何尝不是呢?玄武门之事,太宗已经忘了么?朕不过是将所有男人夺权时会做的事做了一遍而已。”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退让,火花四射。 蒲安看到评论区刷满“打起来”三个字,只觉得头疼,她连忙打断—— 【今天,我们首先聊一聊玄武门之变。 首先,唐朝的开国战争,李世民绝对是无可置疑的首功,当然,李渊能做开国皇帝,李建成能聚拢一帮班底,他们也很厉害,如果没有李世民,他们两人肯定能在历史上留名,但他们遇到的是李世民。 随着李世民的威望与势力越来越大,李建成感觉到了威胁,他与李元吉联系李渊后宫妃嫔,想让这些妃嫔帮他们在李渊面前说好话,诋毁李世民。 魏徵还向李建成建议,劝他领兵攻打刘黑闼,因为“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大功以镇服海内。” 即便李建成杀死刘黑闼,可他的功绩还是无法和李世民相较,李建成对这个弟弟愈发提防。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政变,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杀死,国不可无储君,李渊便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就“自愿”禅位给李世民了。 太子与齐王死后,其子嗣也遭到清算,所有儿子无论长幼全部诛杀,因为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他们的女儿幸免于难。 玄武门之变后,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记载,《新唐书》中说:“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 杨氏有宠到什么地步呢?据说,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甚至想立杨氏为后,在魏徵的劝谏下,以太宗有尧舜之功,不可因辰嬴*自累,李世民才没有坚持。】 李世民感受到了来自臣子们的视线,一道道自以为隐晦,其实极其明显的打量。 他都能想象得到天下人会怎么议论他—— “诶哟哟,听见了吗?咱们皇帝强占弟媳!” 李世民只觉得额角一跳一跳的,这么离谱的传言,到底是谁编出来的? 再看天幕—— “好香,大伯子和弟媳妇的不伦之恋,强取豪夺,囚禁play,斯哈斯哈,有代餐吗?” “来,给你推荐几篇文,又有肉又有性张力!” “有没有以历史原型写的呢?李世民梦女在此。” 这……这哪是天降神异,这简直是大型淫诗艳赋交流现场。 诸位老大臣不忍直视地别开眼睛。 李世民心累,这就是他杀死兄弟的报应吗?让他看到有人意淫他,并且他还不能把他们怎么办。 【关于李世民强娶弟媳这件事,最早出自于《新唐书》,但《新唐书》成书于公元1060年的宋仁宗时期,距离唐朝灭亡已经过了一百多年,距离唐太宗时期,更是已经过去了近四百年。 时间相隔这么久,内容还这么详细,这也太假了吧。 而且唐太宗纳弟媳的说法没有出现在距离唐朝更近的《旧唐书》里,更没有出现在《新唐书》现世之前,所有其他关于唐朝的书里。 所以这件事的可信度不高。 不过现在电视剧里演绎过李世民与杨氏的爱情故事,所以大家才会认为李世民在杀了弟弟后,真的占有了弟媳。 说起李世民的爱情故事,那就不得不提他的官配,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叫什么,史书上并没有留下记载,不过在五代时期的《鉴诫录》中说:“长孙后号观音婢,难忏产亡”。 所以我们现在认为长孙皇后的小名,叫观音婢。 作为一名千古贤后,长孙皇后是符合封建皇权时代对皇后要求的完美女人。 她劝唐太宗不要任用自己哥哥长孙无忌为宰执,以免吕、霍外戚之乱发生,她还会劝唐太宗要以宽容之心对待直言劝谏之臣。 在李世民被李渊猜忌时,她与李渊的妃嫔周旋,为丈夫说好话,玄武门之变前夕,她与李世民一起现身鼓励将士。 从这些事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是一个有勇有谋,在权力漩涡中保持清醒的人。 除此之外,长孙皇后还编写了《女则》,将古代女子的事迹编写出十篇,并写上自己的见解。 唐太宗看见后,说这本书可以名垂后世,下令刊印发行,可惜的是,这本书失传了,现在长孙皇后留下来的翰墨,只有一首《春游曲》。 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相知相得的爱情故事终结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离世。】 李世民从天幕的话中推测出这是后人讲史,正想还算后人有脑子,他尊敬爱重的妻子只有皇后,哪有什么杨氏,就听到惊天噩耗,他的皇后,驾崩了! “她……她是因什么而……”李世民的声音有些喑哑,“若你所说是真,那年她才不过三十六。” 蒲安充满同情道:“据记载,长孙皇后素有气疾,根据我们的推测,长孙皇后一连生了七个孩子,身体又不好,气血大亏,导致身体亏损严重,所以在生下最后一个孩子三年后,就英年早逝了。” 想了想,她又补充道:“而且你和长孙皇后的七个孩子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出头,别说和现代七十八岁的平均寿命比,就是和唐朝当时平均六十三的寿命相比,也低得吓人,活的最久的是李治,后来的唐高宗,他也只活了五十六岁。” 听到李治的名字,武则天微微出神,已经许久没有想起他了。 李世民惊闻妻子早亡,又闻儿女寿短,一时间比听到自己谋朝篡位还震怒。 蒲安适时地补充道:“本直播间诚挚为各朝各代有需求人士提供服务,只要您能点开留言板,将您所在朝代的典史书籍、一应器皿、珍藏古玩送给我们一些以做研究,我们就会向您提供发展计划、新型科技等发展治国好物。” 观众们哈哈大笑,配合地留言:“朕是秦始皇,给朕来两颗长生不老药。” 【长孙皇后去世后,葬于昭陵,在她弥留之际,曾劝谏皇帝,葬者藏也,请营山为陵,俭薄葬之。 因为这句话,开创了唐朝以山为陵的先河。】 蒲安边说,边走到一处展柜。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昭陵六骏石屏,和昭陵六骏碑。 唐代皇帝墓葬里,只有唐太宗的昭陵,武则天的乾陵没有被盗。 昭陵位于九嵕山,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除了合葬的唐太宗与长孙皇后,陪葬墓诸多。 有唐太宗的子女,如新城公主、长乐公主;受唐太宗倚重的大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 在昭陵祭坛东西两侧,唐太宗命人将他先后骑过的六匹战马刻于石屏上,并錾刻姓名、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