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1(1 / 1)

亲李太后, 有一腿。” 张居正一下子就滑倒了。 什么?谁和谁有什么腿? 这名字很熟悉, 但组合成一句话,他怎么就听不懂呢?是谁要害他? 住在后宫的李太后一口茶喷出来。 谁?谁不要命了, 竟然污她名声?她就是要效仿赵姬, 也不会看上大她二十多岁的老男人啊! 张居正是迎着帝王复杂的眼神,从地上慢慢起身的。 朱翊钧自登基以来,视张大人如师如父,但他万万没想到, 竟然会有这样的流言传出。 若是旁人如此言语,万历必然要杀之以震天下,可是…… 万历七年的所有人,都抬头看天, 只见天幕中一女子独坐,看上去温和的女子, 说出来的话却让人咋舌。 不少宫人绝望地想, 自己听到如此宫廷内幕, 还能活着出宫吗? 蒲安在说完开场白后,紧接着就辟谣:“当然,这些都是谣言。” 张居正捂着心口,知道是谣言还说出来? 【万历这个时代很特别,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明朝亡于万历,当然,明朝亡国不能归咎于一朝一帝,不过万历皇帝确实是明朝奇葩皇帝之一。 他的奇葩点在于,他不上班。 明朝不上班的皇帝很多,比如成化,比如嘉靖,但成化还会偶尔上朝看大臣打卡。 嘉靖虽然不上朝,但他是个搞政治斗争的好手,最起码在嘉靖登基后的前十几年,或者说在修仙之前,于政治上,嘉靖还算正常皇帝,甚至有点中兴之主的模样。 但万历的不上朝,是彻底躺平摆烂。 从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武官勋贵死伤大半,文官没了掣肘,且封建王朝治理国家,都是重文,这就导致大明文官集团权力膨胀,一度让皇帝都受制于朝臣,甚至边缘化皇帝。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皇帝设置锦衣卫与东西厂,任用武官与宦官对抗文官集团,而不上朝,是皇帝与文官斗气的方式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政府机构还能运转,全靠他们独特的内阁制度,万历朝前十年靠张居正,张居正死后靠申时行,申时行因为立太子一事辞官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就直接躺平了。 相较于嘉靖时不时回复大臣‘私聊’,国本之争后,万历是完完全全的消失,除了战事,连大臣辞官的奏疏都不回复,缺官也不补,后来大臣也不管皇帝批不批辞官折子,直接自己走人,摆明老子不伺候了的态度。 恶性循环下,造成六部尚书只剩一部的千古奇观,很多政府运行系统直接瘫痪。 就是洪武后期,朱元璋大肆杀官,也没有让朝廷缺过这么多人。 史书记载,‘上深居二十余年,未尝一接见大臣’,据说有位叫雒于仁的万历年大臣,入朝十数年,只见了皇帝三次面,因此写下《酒色财气四箴疏》劝谏万历。】 张居正听着天上所言,脸越来越黑,观其言行,仿佛是预知大明未来之事,那么天上女子言之“明亡于万历”,不就是在说万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他仔细看向天幕,只见左下角不断出现他人言论—— “会不会是万历早就死了,近三十年不上朝只是掩人耳目而已?” “这倒不至于,我觉得万历就是前期被张居正、太后和一干大臣压制得太狠了,导致后期他直接选择逃避。” “嘉靖和万历算是开启了大明特色君主立宪制,君主离线。” “万历是斗不过文官吧,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所有大臣都反对,他争不过索性不争了,直接开摆,毕竟跟文官作对可不是好事,明朝死得不明不白的皇帝又不是没有。” “万历身体也不好吧,好像有糖尿病还是腿脚不好来着。” “身体不好还活那么长时间,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就是他。” 张居正越看越觉得喘不上气,直到在这些言论中看到一个名字—— 朱重八开局一个碗:“什么玩意?竟然连文官都斗不过?斗不过就杀啊!锦衣卫是吃干饭的?怕他鸟事。” 张居正和朱翊钧:…… 这个名字,以及这种说话风格…… 蒲安感到了熟悉的震颤,朱元璋的圆脸又出现在直播间里,直播间外的专家们都激动起来,朱元璋又来了,张居正还会远吗? 张居正已经呆住了,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他见过武英殿的挂像,天上男子与□□几乎一模一样。 这一天,所有万历朝的大臣,都回想起了□□杀官十万的恐惧。 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了自己的祖宗,会和他说什么,朱翊钧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他现在在被祖宗骂 朱元璋吐出一连串优美的国骂,让朱翊钧深深意识到,他原本以为严格的张先生,相较于□□而言,张先生是多么温柔可亲啊。 【总之,虽然万历后期不咋样,完全称得上昏君,但在前期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因为,前期有张居正。 所谓的‘万历新政’,其实是张居正新政,张居正的改革,的确将冲向悬崖的大明,稳住了几分。 他施行的考成法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施行‘内修守备’加强边防与明军战斗力,提拔了包括抗倭英雄戚继光在内的诸多名将。 新政的核心‘一条鞭法’,从新丈量天下土地,清理隐田,改变朱元璋定下的按户纳田赋、服徭役的制度,而是按田亩多少来纳税,按人丁数目服徭役,且赋税徭役用银两折算,减少被吏卒贪污的可能性。 现在来看,一条鞭法也有弊端,比如田亩的产量不能一概论之,有些田面积大,但产量不高,又比如南北经济差距大,南方商业发达,可以通过贸易,将赋税换成银两,但北方却缺少换白银的商品,且商品与银两有时不能等价交易。 但张居正的新政总体而言,是有利于百姓的,然而却触碰到了士绅阶级的利益,尤其一条鞭法,遭到了这为日后的倒张运动,埋下伏笔。】 朱元璋听到一条鞭法,若有所思。 评论区哀嚎一片—— “考成法,kpi,张居正我恨你。” “明朝是不是挺缺白银的?我记得日本有个银矿,要我穿越到明朝,先打下小日子,再平了高句丽,将海线扩大,建立港口,直接和两个牙争海上天下。” “想得挺美,咱们要是穿越到明朝,就是交不起赋税、饿死的平民,更惨的是穿到明末清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评论区讨论得热火朝天,张居正从中得到了许多讯息,譬如银矿、譬如女真,还有一件事…… 倒张运动? 听到这个说法,张居正就明白,日后绝对有人致力于让他倒台,从而瓜分被新政削薄的利润,但陛下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