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5(1 / 1)

想到明朝初期的一个特色—— 【明朝初期,有人殉的传统,皇帝驾崩后,会要求所有妃嫔都殉葬,不仅是皇帝,藩王也是如此,王爷去世后,连王妃也得殉葬,这种残忍的制度直到明英宗朱祁镇驾崩时才废止。 朱祁镇,大明绝无仅有的瓦剌留学生,他宠信宦官,被瓦剌俘虏,后又干了一系列骚操作,致使明朝国力重创,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不过在他去世之际,废止人殉,倒也算干了件好事。】 朱元璋听到“殉葬”两个字,刚要妥协,不就是废除人殉嘛,大不了他降低规格,造俑人陪葬好了,为了标儿能长寿一些,就当废人殉是给子孙积德。 紧接着,他却听到“瓦剌留学生”这个词。 朱棣和孙儿朱瞻基面面相觑,他们在消化刚刚听到的东西。 被瓦剌俘虏?什么叫被瓦剌俘虏,朱棣只知道怎么俘虏瓦剌。 听天幕意思,这个被瓦剌俘虏的竟然还是个皇帝!简直奇耻大辱! “这个朱祁镇是什么人?” 朱元璋和朱棣不约而同,一脸问号。 祁字这个辈分……好像是朱棣的重孙子啊! 朱元璋虎目瞪向老四,你养的好重孙! 朱棣虎目瞪向朱瞻基,你养的好儿子! 不仅皇室在为此事震惊,朝臣们也不敢置信,哪朝哪代皇帝会被异族俘虏?哦,对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俘虏过。 可那是“怂”朝,我大明岂会有如此之耻? 洪武与永乐两朝,所有人都仰着脖子,仔细听天幕接下来的话,却听见蒲安说—— “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们来聊一聊,大明战神朱祁镇!” 所有人:…… 摔,回来,给我讲清楚!那个瓦剌留学生倒底是怎么回事? 朱棣看着天幕消失在天上,却变成小方块,出现在他面前。 蒲安这么着急下播,就是遵照组织上的指示,留出时间,让朱棣把《永乐大典》都传送过来。 听清楚所谓复制粘贴是什么,朱棣看着命人送来的《永乐大典》沉思,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书多到能淹死人,要不是他为了受孙儿成亲时的跪拜,开了大殿,这么多书,能把房子填满。 蒲安也发愁,她总不能真叫朱棣来干这活吧?听朱棣说,他那边是永乐十五年,朱棣都是六十多岁的老爷爷了。 最后还是朱棣这个封建时期的帝王想了个办法。 “朕叫宫人来行此事,他们虽看不见天幕,但只是将书举起,天幕就能将字迹吸纳进去,想必不是难事。” 宫人们在今天收到了一个古怪的命令,每人抱着一大堆书,轮流到皇爷爷跟前,一张张翻页。 整整两万多卷书啊! 这场直播,蒲安连续进行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直播间就没停过。 朱棣自从得知《永乐大典》因火灾而失传,就开始琢磨用石碑刻下这本百科全书,这肯定是一项艰难且耗费颇多的工程,那个蒲姑娘还说了,倭国时常在海边作乱,久而久之竞成了倭祸。 朱棣为难,他是先刻《永乐大典》,还是先灭倭国? 第30章 老朱家的留学生(三) 自从《永乐大典》全部传送到现代来, 文史专家们再度就陷入了一场狂欢,以及加班。 要不是基地不允许联系外界,且所有工作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专家们一定昭告天下, 他们得到了什么宝贝! 蒲安有种感觉, 经过这么漫长时间的文稿传输工作,直播间的能量好像更充沛了。 这种感觉只是冥冥中的第六感, 但蒲安就是有种莫名其妙的确定。 时隔半月, 朱棣终于看到一直在他面前的屏幕突然变大, 又飞回天幕之上, 这半个多月, 除了上朝和睡觉, 他每时每刻都叫宫人在他面前翻书。 幸好后来发现将书直接贴近天幕,不用打开, 里面的字迹也能自动析出, 这才加快了书籍的传送速度。 也不知今日,天幕中的蒲姑娘会不会讲到她口中的大明战神。 【大家好,好久不见,上期说到要聊一聊朱祁镇, 谈起朱祁镇,我们就得先聊聊他的老爹,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是朱棣最看重的继承人, 据说,朱高炽能打败弟弟们, 登上皇位, 就是因为朱棣属意于朱瞻基, 当然,这或许是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 up个人觉得,朱高炽能继承皇位,主要还是因为他处理政务能力不错,朱棣在外御驾亲征,朱高炽可以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重要的是,朱高炽不好战。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武力夺取天下,却不能通过武力治理天下,相较于朱高炽而言,朱高煦、朱高燧都太好武了。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第五次北伐,于班师回朝的路上因病去世,留在京城监国的太子朱高炽即位。 但朱高炽登基只十个月,就驾崩了,谥号为‘仁’,他的儿子朱瞻基继承了皇位,也接过安抚天下、修生养息的治国方针,开启了仁宣之治,历史学家甚至将这段时期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比肩。】 于钦安殿内逗狗的朱高炽,听见了天幕所言,不由笑了。 太子妃张氏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人家都说你登基不到一年就……你还笑得出来?” “当然笑得出来”朱高炽的大胖脸上,笑意愈加深,“我不仅登基了,儿子也干得不错,我们爷俩可谓是青史留名,你想想老二、老三他们,他们现在恐怕都怄死了。” 张氏哪里还有心情想小叔子们,她在心里算了下时间,惊觉按照天幕所言,她的丈夫不到五十就没了! 朱高炽还乐呵呢,张氏就决定日后多加注意他的饮食起居。 “以后叫太医多请几次脉,大油大荤的可千万别吃了……” 朱高炽不耐烦:“你怎么这么唠叨。” 说着,抱着狗去侧妃郭氏那里了。 太子妃气了个倒仰,她这都是为谁才这么操心? 【朱瞻基于治理朝政上,的确颇有建树,作为一个帝王,朱瞻基还有自己的爱好——逗蛐蛐,时人因此称他为促织天子,但朱瞻基没有因为爱好而荒废朝政。 相较于后来爱好打仗、自己悄悄跑到关外的正德、爱好修道、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爱好木工、把政事都交给魏忠贤的天启,朱瞻基这点业余的爱好,根本不算什么。 按理说,朝野清明、四海归一,国家正稳中向好的发展,朱瞻基应该不会有什么烦心事,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件事,那就是废后。】 废后两字一出,无论是洪武朝人还是永乐朝人,都为之一震,皇后不可轻易废黜,废后一事非同小可。 胡善祥坐在窗户边,一边绣花一边看天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