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1(1 / 1)

空污人清白?” 磁场波动大幅上升,从那能戳破天的磁场波峰值就能看出,写下留言的三人是多么激动。 研究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监控屏。 “从名字看,这次又联系到了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 “和青年李隆基、老年李隆基一样。” “今天好像没有武周、开元时期的人进直播间。” “看来时间跨度太远了,或许也是因为没有连续讲每个时间段的重要人物。” 【820年,唐穆宗即位,白居易和元稹都回到了长安,他们一同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不过两年后,白居易请求外放,远离政治中心,元稹则一路做到了宰相,深陷政治斗争的漩涡,后来三番两次造贬谪。 不过两人无论官位高低,官职在哪里,他们一直秉持着为民为政的心,也保持着彼此书信来往。 公元831年,元稹暴病而亡,白居易为他写了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的润笔费,他尽数布施于香山寺,自此后,白居易几度因病辞官,后来以刑部尚书致仕,居于香山。 致仕前一年,白居易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梦微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白发苍苍的白居易,在梦到知己后,对岁月无情,人生无常的感叹。 或许豢养歌姬,闲适生活,秉持独善其身原则的老年白居易,在梦到元稹的同时,也会想起青年时,自己志气满满,挥斥方遒的模样。 他怀念的,不仅仅是朋友、是知己,还是逝去的时光,寻不回的朝气。】 居于山上,每日听晨钟禅音的白居易,垂下眼眸,但很快,他满腔复杂心绪就被震得一丝儿也不剩了。 评论区里现在满屏都刷着—— “元白党起立!” “又是为我们元白绝美爱情流泪的一天!” “要文吗?有车的那种,甩上各种□□链接.jpg” “要图吗?AU,福瑞,应有尽有!” “你们悠着点,什么cp都磕只会害了你!” “什么cp都磕只会让我营养均衡!” 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白居易,都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不约而同,写下同一句话—— “某与微之,知交好友,绝无此意!” 大猪蹄子元稹:“某作证,真的是真的,我们只是兄弟!” 有人在乎吗?没有,只有大家留下一句潇洒的“无所谓,我会造谣!” 为了远在唐朝的诗人们身心健康考虑,也为了在一众教授院士面前拾起自尊,蒲安勉强将直播间引向正路—— 【大家一直都说元白二人的感情超越了友情,确实超越了友情,他们是知己。 所谓知己,就是你我二人有同一个目标,同一份志气,我知晓你的灵魂模样,你知晓我的血肉脊梁。 这种灵魂相通的知己之情,难道不比爱情更好磕吗?】 粉丝们留言道—— “如果我也能有这么一个人就好了,不管他是家人、朋友或爱人,世上能有一个人真正懂你,真的很可贵。” 蒲安松了一口气,粉丝们在直播间裸奔时脱掉的裤子,终于被她给穿了回去。 按照之前实验过的,她告别粉丝,最后,直播间里只留下三个观看人数。 偏居香山的老乐天:“所以,你真的是微之?” 他借由突然出现眼前的方形物件,试探性地和还年轻的老友说话。 大猪蹄子元稹:“不错,话说回来,这个名字能改吗?某不想叫大猪蹄子!” 蒲安哪里知道古代人的昵称怎么改,她只能安慰道:“元大人想开点,李隆基之前还叫爬灰爱好者呢,这么一比,是不是心里舒服点了?” 元稹吃惊地说不出话来,李隆基? “可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娘子竟然还能与玄宗说上话!” 蒲安和工作人员对视一眼,了然于心,看来李隆基时代的直播,并没有延续到白居易生活的这个时候。 所以一旦历史改变,就会出现平行空间。 蒲安熟练地定下用诗换现代政治书和科学书,然后双方再度开启了传送任务。 白居易的诗失传的并不多,文史专家和理工专家商量后,在直播间外给蒲安举白板题词:“乐谱、乐器。” 蒲安一下子就明白了,白居易养了很多歌姬,肯定保存了很多乐谱,至于乐器,可能是专家想试试实物复制传输是否可行。 她这么转达后,收到了一大堆工尺谱,以及一堆图纸,图纸上的琵琶如同彩绘,标注了长宽高,以及用料、制法、手艺。 白居易在那边道:“琵琶无法按照蒲小友所说送过去。” 几名专家对视一眼,看来不能做到实物传输,但可以做到扫描,然后二维打印。 告别白居易和元稹,专家们迅速根据这段时间的直播,又开了个短会,定下下一期直播内容。 “小蒲啊,咱们这次要选一个时间跨度长,还连续有著名人物的时代,你看明朝怎么样?” 蒲安思索,明朝?那可讲的人和事儿可太多了! 作者有话说: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白居易的父母是近亲甥舅,也就是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是他母亲陈氏的舅舅,陈氏坠井,可能是因为婚姻不幸,自杀的。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陈氏的母亲白氏,是白锽第二任妻子改嫁时,从第一任夫家带到白家的女儿,与白季庚不是血缘上的兄妹,所以陈氏也与白季庚没有血缘关系。 不过本文暂且不提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的研究,能确定的是,陈氏比白季庚小很多岁。 第28章 老朱家的留学生(一) 洪武十三年初, 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们忙上忙下,今年燕王就藩,他们得在燕王离京前,预备好一应物品。 朱元璋将手中折子递给太子朱标, 示意他来批示, 自己则看向走进来的四儿子。 “爹给你划了封地,在北平, 虽说离应天府远, 但边疆不稳, 你得在北平镇着, 将那些不自量力的异族给镇住!” 朱棣没有异议, 父亲积威甚重, 太子哥哥贤明,得朝臣认可, 他这个为人子, 做弟弟的,自然是父兄说什么就是什么。 父子三人一时无话,朱棣正要告退,就听见外面传来响动, 不多时,一个小内官跑进来跪下:“皇上,天降异象!” 朱家父子三人面面相觑,一齐走向殿外, 只见天上凭空出现一块天幕,其中女子挥手笑道:“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明朝老朱家那些事儿!” 明朝?朱家? 朱家父子几人眉毛一挑, 这是在说他们家? 【明朝老朱家盛产留学生, up主最先想到的,就是有英文名的朱棣,Jud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