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3(1 / 1)

升华,人死后是没有地府或者来生的,更不会成神成仙,死后就会化成一抔土,什么也没有。 生命很宝贵,只有一次,不要被他人的道德操纵,不要成为他人完善品行的工具。 玉环啊,你可长点心吧!】 杨玉环听天幕频频提起她的名字,自被公公看中,她从觉得屈辱,到顺从接受,再到习惯,到恃宠而骄,只短短几年罢了。 如今听到自己的结局,杨玉环好似被一瓢冷水当头浇下。 这次唐朝人又被惊住了,没有来生?那他们求神拜佛,虔诚供香是为了什么? 【历时七年多,安史之乱于公元763年,被郭子仪、李光弼等将士彻底平息,李隆基在762年逝世。 历史上的确有前期圣明,后期无道的皇帝,但少有李隆基这般对比极其明显的,巅峰是盛世,谷底是乱世。 若他在开元末年就此死亡,也能被千古传唱,只可惜啊,死的太晚了。】 蒲安才感慨完,就见有一条评论跳出来—— 梦想仗剑走天涯的李白:“世上果真没有神仙或来世吗?” 蒲安微微一笑:“当然没有啊,小伙子可不能迷信哈,九年义务教育你是怎么……” 咦?这名字是不是有些不对劲? 蒲安倏尔瞪大双眼,李白! 按照之前李隆基的留言,如果没算错的话,天宝四载,李白写下了清平调,还让贵妃捧墨、力士脱靴! 也就是说,她直播讲李隆基时,李白很有可能就在旁边! 蒲安激动得双手颤抖,正要说话,突然觉得好几道视线牢牢锁定她,她抬头一看,玻璃罩上,文史领域的前辈们,一个挨一个,整整齐齐趴在玻璃上。 脸都被压扁了还不离开,眼冒红光,好像看见活人的丧尸,扭曲爬行。 蒲安分辨了许久,看出他们说的是:“好好回答他!” 这位“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诗仙,她刚刚怎么说人家来着,小伙子? 蒲安绝望地闭了闭眼,又瞥了眼评论区,诗仙可千万不要生气啊。 杜甫曾是高富帅:“女先生言之有理,是某囿于偏见了,安史叛贼被诛,天下却民不聊生,但不知何以治乱兴亡,还请不吝赐教。” 蒲安:! 她的直播间何德何能,能同时凑齐李杜二人? 蒲安哆哆嗦嗦看向直播间的玻璃罩,趴在玻璃罩上眼冒红光的人,更多了。 第24章 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活得太久了(五) 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和你最想见的历史名人见面,你会说什么? 蒲安不知道别人会怎么办,但她在给自己的偶像科普唯物主义。 李白听得津津有味,他发出一条评论:“可天幕降世,非神仙移山填海之能,如何做得到?” 一句“世界是物质的”卡在蒲安嗓子眼里,她半天说不出话来。 是啊,都能给古人直播了,这难道是什么科技手段不成? 谭局在外头举了个提词板,上面加粗大写几个字——“小蒲同志,你可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蒲安立刻将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扔到一边去,并且“tui”了一口。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社会主义浩然正气常伴吾身,什么神神鬼鬼,封建迷信! 蒲安正色道:“这都是科学技术!” 至于是什么科学技术,emm……遇事不决,量子力学。 李白若有所思地点头,并留言好奇道:“如此厉害技能,人人都能掌握吗?世上有钱人这么多为什么不能多我一个,你能做到如斯地步,是否有家族鼎力支持。” 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是什么? 是被偶像叫你的网名。 蒲安不知道李白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那一串名字,但她现在觉得自己在唐朝社死了。 等等,她不知不觉直播联通过很多朝代,她已经在很多朝代社死过了。虹熡书元 蒲安坚强微笑,并回复李白:“我虽然是家中独女,但这种技能,我家可搞不出来,是在国家的领导下,我才能做到这样的地步,还有,我姓蒲,您叫我小蒲就行。” 评论区的粉丝看得乐呵—— “哈哈哈,我以为晋江要蹭直播热度也就罢了,真正的直播也要蹭热度吗?” “up主和这位李白大兄弟好配合啊,跟真能给古人直播似的。” “如果古代人真能看见,李白杜甫白居易大佬们,求你们了,别写诗了,孩子不想背了,在这给您磕头了!” “那你应该给屈原磕,离骚不是更难吗?” 直播间里一片和谐,直播间外嘛…… 几位文史领域的专家杠起来了。 “为什么先跟李太白说话,诗圣还等着救世的方法呢!” 另一位专家:“奇了怪了,为什么不能先跟诗仙说话,先来后到懂不懂?” 便有一个专家做协调。 “你们年轻时就常因为李杜二人谁的诗更好而大吵特吵,如今年纪加起来都超过一百岁了,怎么还这样?” 这位做协调的老专家研究唐史,是两位吵架的专家的老师,老师一来,两位专家都不说话了。 “诗仙是浪漫主义,诗圣是现实主义,二者各有所长,只看读者偏好罢了。”老专家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最后道,“依我之见,李白的造诣更高……” “嘿,老李,你在这图穷匕见呢?杜工部的诗才是最有价值的……” 局势不仅没能控制住,还多加入了几方专家,吵的……友好交流得非常激烈。 其他专家们蹲在机器旁边,看着老当益壮的同事们,个个瑟瑟发抖。 不是说文史专业的人都书卷气吗? 书卷气指的是卷着书打架吗? 蒲安直播之余,抽空看了眼直播间外。 大家为了找到直播原理,都在努力呢,看那几位院士教授,争得脸红脖子粗,一定是有了新发现。 蒲安心里很感动,大佬们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有科研精神,她也不能落后。 她将粉丝们发给武曌的科学技术,打包又发给杜甫一份,然后道: 【提到开元盛世,最熠熠生辉的人物,不是帝王将相,如云美人,而是诗仙李白。 余光中曾赞颂李白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的代表,是四海升平、万邦来朝,是长安曲江、洛阳牡丹,是青莲居士,诗仙,李太白!】 李隆基见天幕如此盛赞,酸溜溜道:“盛唐的代表呢,李翰林真厉害。” 李白只道缪赞,并不多说。 【李白出生于一个富贵的家庭,物质条件很好,不然也不会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样的诗。 如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