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爷子眼含热泪,声音哽咽:“没想到啊,有生之年,我竟还能看见王逸少的真迹,死也瞑目了……” 蒲安惊慌失措,她的直播间常有粉丝cos直播角色,或者语C,老爷子不会是信以为真了吧。 她着急道:“爷爷,这,这就是粉丝整活……” 话音未落,一个物理学界的大拿道:“我们监测了你的直播回放,发现了异样的波动,同志,请你在我们机器的监测下,再做一次直播吧!” 所有人目光灼灼,好像在看他们即将发表的sci论文。 蒲安渐渐意识到,这些专家,好像没有在开玩笑。 今天的直播,注定不同寻常。 蒲安僵硬地坐到椅子上,她直播的环境天翻地覆,家中书房那点地盘,压根儿不够格和新闻直播间媲美。 在专业的收音设备、摄像装备下,蒲安打开官方送她的、配置最好的电脑,点开直播间,她挥挥手:“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代词宗,李清照……” 公元1155年,暮年的李清照独居临安。 今日有友人拜访,可是友人离开后,李清照却没有往日见过朋友后的开心。 朋友是带女儿来拜访她的,那个小姑娘才十几岁,正是柳芽儿抽条的年纪,李清照一看见这个小娘子,就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 那时她写词作诗,父母虽不拘束她,甚至会与她谈论词牌韵脚,可李清照还是希望,能有一个闺中密友,和她一起谈诗作赋,一舒胸臆。 只可惜女子大多被拘在家中,更有甚者,家里连字都不许女孩儿认。 她今日见孙家小娘子聪颖敏慧,有心想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传授于她,可孙小娘子说:“才藻非女子事也”。 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让李清照久久说不出话来。 孤独、荒诞、不甘、难以置信等等情绪,井喷般涌现心头。 她知道,时下女子只有如孙小娘子这般作想,才能获得世人眼中安稳、平顺的生活,可她还是感到了浓浓的悲哀。 既为自己悲哀,也为天下女子悲哀。 石桌侵凉,竹影婆娑,已是夕阳,天上的彩霞渐渐被云覆盖。 李清照独坐石凳上,正出神时,忽听左邻右舍惊惧的尖叫。 她回过神来,这才注意到天云突变,一块巨大的天幕,遥挂夕阳之前。 一名年轻娘子出现在天幕上,她穿着粉色半臂,露出两只胳膊,挥了挥手,笑道:“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一代词宗,李清照。” 左下角一串串评论,让人眼花缭乱—— “我的清照姐姐,我耐你,听见了吗?我耐你!” “来了来了,我最喜欢的词人就是易安居士!” “你们是真的喜欢吗?这位的诗词好多都是必背,让高中的我背得死去活来。” “我现在还能背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看着天幕,有些呆愣,天幕这是……在说她? 与此同时,凡是看见天幕的宋人,都惊呆了。 李清照的名声可不小,一介女子之身,才华却比男子还要高,夫亡后不思守节,反而改嫁,后来更是状告后婚夫婿,闹得沸沸扬扬。 时人对李清照,既不得不承认她有目共睹的才华,又觉得女子如李清照般读书识字,实在不是件好事。 现在宋人看见天幕,觉得神异之外,却不约而同,想听听天幕要说李清照些什么。 蒲安看着玻璃罩外,一堆文史物理专家盯着她,个个都是院士级别,深觉自己的历史讲解,就是在班门弄斧,可又不得不继续下去。 她努力保持微笑:“李清照,宋代婉约派词人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千古第一女词人、婉约词宗之称。 她所做的词,流传甚广,我们随便翻开初高中课本,都能找到李清照的词,并且这些词还都是必背篇目。 什么‘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什么‘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什么‘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都是传诵千年、脍炙人口的经典词作。 说起李清照为什么如此才华横溢,我们得从她的少年时期讲起,她出生于书香世家……” 蒲安的直播间外,一堆物理学家坐在监测机器前,兴奋得脸红脖子粗:“监测到了,波段异常,好像突然和一段外界波段链接到一起。” “现在波动更加强烈了!” 他们看向蒲安的直播间,只见左下角出现了一条新评论—— “虽晏、苏之词,句读不葺;张、宋之词,篇幅破碎;柳屯田之词,词语尘下*,然后辈未必有不如吾者,何以担当千古第一,婉约词宗,足以。” 发表评论的是——专业打牌五百年李清照。 评论区的其他粉丝嘻嘻哈哈—— “语C来了?确实是我们易安居士的风格。” “千古第一的名头?得谦虚谦虚,婉约词宗?就笑纳了吧。” “话说清照姐姐写的《词论》,评价了当时十六位词人,总而言之一句话——” “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看到这条评论的李清照清了清嗓子,她当时写了篇《词论》,凭借一举之力,惹怒了所有苏、晏、秦、欧阳等大家的拥趸。 现在看来,当时的评价忒尖刻了些。 不过,她也不后悔就是了。 蒲安看见这条评论,小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如果专家说的是真的,那么这位给她留言的,就是名传千古的易安居士李清照! 她小心翼翼看向玻璃罩外,各位专家都兴奋极了,向她做了个继续的手势。 蒲安继续道:“度过了无拘无束的少女时光,公元1101年,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作者有话说: *出自易安居士所写的《词论》,可不是蠢作者胆大包天,评价各位大家。 晏、苏:晏殊,苏轼 张、宋:张先,宋祁 柳屯田:柳永 《词论》并没有全贬所有词人,也有夸的,比如说柳永“变旧声作新声”,说“张子野、宋子京……时有妙句”等等 第14章 “她私下就是烟酒都来啊”(二) 直播间中播放了一段成婚的视频,红纱漫天,长烛高明。 李清照看得直摇头,所谓红男绿女,大宋女子婚服,皆为绿色,怎会如天幕演绎般,男女皆穿红? 随着视频中的男女拜堂成亲,蒲安的旁白道:【李清照和赵明诚,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一对璧人,他们都出身名门,都极通诗词,都爱金石,有共同的爱好,感情自然好。 只可惜婚后不久,赵明诚外出为官,李清照独居家中,1103年重阳时,便写下千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