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受宠的公子,膝行几步,抱住嬴政大腿大哭:“父亲救儿子,儿子不想死。” 年纪稍大的,还能稳住心神,公子将闾拉住抱父亲大腿的弟弟:“胡亥,别说话,听听天幕还会说什么。” 嬴政面沉如水,拍了拍胡亥的胳膊以示安慰,他没有说话,只等天幕中人说出秦二世的名字。 儿子若要争储,他不反对,从兽群中厮杀出来,方才有一国之君的心性,可若是被奸佞玩弄股掌之间,做个傀儡皇帝,荒废政务不说,还亡了国! 嬴政想,他有必要知道这个败家子的名字。 秦宫里所有人都支起耳朵,准备听到秦二世的名字后,就尽自己所能,让皇帝或杀或囚,灭了此人登基的可能性。 “好了,赵姬的故事就直播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嬴政:…… 秦国的大臣和公子们:…… 裤子都脱了就给我说这个?合适吗? 回来,你快回来!你有本事说秦二世而亡,有本事说清楚谁是秦二世啊! 胡亥满脸鼻涕眼泪,他顽劣,也怕死,自知自己嚣张跋扈,仗着父亲宠爱,时常与兄弟们闹矛盾,生怕父亲驾崩后,自己就被兄弟杀了。 胡亥死死抱住父亲的腿,涕泗横流:“父皇,救命啊!” 嬴政目光凛然,神情不变,头脑却转得飞快,迅速将天幕提到的几个名字串在一起。 李斯在赵高的劝说下,同意篡改诏书,赵高? 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好像写的字不错,通晓律法,被他派到胡亥身边,教儿子学秦律和练字去了。 正在哭嚎的胡亥,突然感觉到身上落下重重的视线,一抬头,与父亲深沉的眼神对在一起。 嬴政看着胡亥一双愚蠢又无知的眼睛,按下心中猜测,他确实比较宠爱胡亥,但那是因为胡亥单蠢,没什么心眼,如果说选一个人继位的话…… 自己不至于这么倒霉吧,二十多个儿子,到最后让最蠢的篡位了。 嬴政捏了捏眉心:“都起来罢。” 他扫过殿中人,李斯却还趴在地上,嬴政眸光微沉,默念李斯和赵高的名字。 这天夜里,嬴政一连发了数道旨意,第一道却并非是处置李斯赵高的,而是一道广招贤才的旨意。 诏书主要内容是,凡能制出天幕之中书册字纸者,赏百金,拜少府令。 这道诏书连夜被发往秦国的各个郡县。 沛县。 “大哥,你看了皇帝诏书没?”萧何推开刘邦家的门,“泗水有无贤才?若能举荐一二,你我也能谋些好处。” 嬴政的第二道旨意,是立太子,没过多久,公子扶苏为秦国太子一事,无人不知。 嬴政的第三道旨意没有明发,事实上,他在犹豫到底处死还是不处死李斯? 他并非优柔寡断之人,只是,即便处死李斯和赵高,他也杀不尽天下奸佞之人,大秦基业若要千秋万代,其根基在于明主。 与其将李斯杀了,不如留下他的性命,让他发挥余热,也让儿子们练练手。 中午十二点,蒲安起床吃了早饭,她确认了今天的直播脚本,打开了直播间。 嬴政一夜没有睡好,但精神头很足,一点也不累,忙完政务,给朝堂上他信得过的贤臣们分发任务,让他们教导他的儿子们,实现一对一精准扶智。 忙完这一切,嬴政摸了摸佩剑,道:“宣诸位公子。” 扶苏仁和,却太亲近儒生,将闾好礼,然行事机变不足。 他的儿子或多或少都有缺点,大秦已统一天下,如今正该修生养息,他需为大秦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任者。 以后哪怕再有个万一,大秦也不至于在蠢人手上毁于一旦。 消息灵通的咸阳官员都在察举人才,熟读经典的才子从各地赶来。 秦国公子齐聚主殿,聆听父亲的训斥和吩咐。 嬴政一一批过儿子们的优缺点,一连说了十七个儿子,嘴有点干。 第十八个儿子胡亥极有眼色,殷勤服侍父亲喝水,他道:“父皇,如今还不知道谁是那个畜牲不如的秦二世,您别气,气大伤身。” 嬴政眼角余光扫过胡亥,心想,他这个儿子是真蠢啊。 胡亥继续说:“父皇,若天幕能道明谁是秦二世,儿子请父皇……” 天幕正是这个时候降临的。 【大家好,今天就是‘秦始皇背后的故事’这个系列的大结局。 我们接上期说道,秦二世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假传诏令,命扶苏自杀,然后杀死所有兄弟姐妹。 即位后,秦国实际掌权人是赵高,又杀掉了冯去疾、李斯等一众大臣……】 “儿子请父皇赐死他……呃?” 胡亥话音未落,就听见天幕说出他的名字,紧接着,殿中所有兄弟都看向他。 垂死病中惊坐起,二世竟是我自己。 胡亥软趴趴倒了下去。 他刚刚说什么来着?好像他在求父亲赐死他自己。 秦朝二世而亡,他现在要不到二十而亡了。 天幕继续:【其实以我浅薄之见,即便扶苏即位,也不能阻碍秦国灭亡,顶多是帮秦国拖延时间罢了,大秦的耕战体系决定了其制度不适合治理天下。 自商鞅变法,秦国子民通过军功获得犒赏,封爵分地,这个制度将秦国变成了一个战争机器,在征战中所向披靡。 可是七国统一后,没有战事,底层人民上升的空间消失,阶级固化,同时又大兴土木,地主阶级压迫黎民百姓……】 嬴政目光沉沉,这正是他一直忧虑的问题,所以他才有意将扶苏培养成一个宽厚的储君,但若改秦国立国之法,必要动摇朝野。 【后来原为秦朝泗水亭亭长的刘邦,推翻了秦朝短暂的统治,接受了秦三世子婴的投降,秦朝完全覆灭,汉朝开始了长达四百多年的统治……】 沛县,正在和萧何聊如何举荐人才的刘邦:…… 泗水?亭长?刘邦? 这不就是他自己吗? 萧何愣了一会:“大哥,咱们得跑路了。” 还举荐啥人才呀?再举荐下去,得把自己举到地府去了。 第4章 “阿政,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四) 【秦朝‘奋六世之余烈’,才有能一统六合的能力。 所谓厚积薄发,始皇帝想完成的事情太多了,他想四海归一,于是秦国统一后,战争开支依然庞大,他又想政令通达,于是大兴土木,百姓的压力只重不轻。 要知道,一般朝代新建之后,完成以上所有工作,使百姓对这个朝代、这个国家有归属感,至少需要两代甚至三代的皇帝共同努力,但秦始皇太急于看见成果了。 步子迈得太大,就会扯到蛋!】 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