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祖父。” 皇帝宾天,皇太孙继位。 李瑾登基为帝,依旧遵照先皇遗愿,奉赵云安为辅政大臣,甚至加封为永昌亲王。 赵云安成为了大魏历史上,第一位被加封为亲王的异姓王。 可他心底不但不喜,反倒是觉得心惊肉跳。 即使李瑾看向他的目光依旧温润,就像是小辈都长辈的孺慕之情,可赵云安却敏锐的察觉到一切都已经不同。 很快,他便发现朝堂之中,自己所带来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 在他跟皇帝的政见不同时,文武百官首先竟是要看他的眼色,多来附议。 这是先皇时期从不会出现的。 先皇是他的长辈,同时也是靠着自己打下江山的明君,那时候即使赵云安大权在握,可朝堂上依旧听从圣灵。 现在却不同了。 第一次从新帝眼中看到隐忍时,赵云安便知道自己该走了。 大朝会上,永昌亲王上书告老还乡,群臣哗然。 新帝心头一跳,拧紧眉头:“七叔年轻力壮,何谈告老。” 于是一口回绝。 很快,赵云安便上书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直到第九次。 新帝终于召见了他。 两人刚坐下,新帝便开口道:“七叔,无论他们说什么,朕都是信你的。” 赵云安见他面色真诚,心底倒是平添一份欣慰。 “皇上已经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如今膝下已有两位皇子,臣如今也算功德圆满,能对得起底下的先帝与荣光太子。” 新帝急声道:“朕自幼以来,都是七叔辅佐左右,七叔真的要留下我一个人吗?” 赵云安只是笑:“可陛下已经长大了,乾坤刚断,臣在不在朝都无伤大雅。” “陛下也该知道,臣向来是惫懒的性子,这些年都被先皇拘束在朝,早已十分不耐。” 赵云安起身恭敬行礼:“还请陛下应允,微臣想带着妻儿走遍大魏,看看天下风光。” 一时间,新帝竟有些真的伤心难过:“三叔如此,七叔也是如此,你们都要离我而去吗?” 赵云安反过来安慰道:“微臣的职责已经完成,再留反倒是不美,何不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再者,大魏天下莫非王土,臣不管到了那里,依旧还是陛下的臣子。” 新帝有些依赖的拉住他:“七叔,我舍不得你。” 赵云安心底感叹,可却心意已决。 他心软,却依旧明白的知道,自己若是再留下去,少不得跟侄儿反目成仇,闹到不可收拾。 趁着赵系一脉的官员还未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他现在推下去,尚且能留下叔侄情分。 新帝再三挽留,却依旧没留住赵云安。 赵云安拍拍屁股,带着妻儿远走他乡,他现在有钱有闲,还有亲王的名头,皇帝作为靠山,游山玩水不亦说乎。 被留下的赵系官员傻了,不用人推都成了一盘散沙。 新帝重掌大权,只是迟早的事情。 第162章 番外 主仆情深 “少爷!” 车厢里,赵云安听见喊声,探头一看,却见是常顺。 只见他背着行囊,显然是要跟着一起走的意思。 金氏一看,就感慨道:“顺儿自小是个实心眼,你快去看看吧。” 赵云安跳下马车,有些无奈的看向来人:“常顺,你怎么来了?” 常顺低下头,坚持道:“我跟少爷一起浪迹天涯。” 赵云安没好气的敲了一下他的脑袋:“什么浪迹天涯,我这是带娘和夫人回乡祭祖,以后不用当差,到处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常顺便道:“那我跟少爷一起好不自在。” 赵云安心底无奈,劝了一句:“常顺,如今你是朝廷命官了,何必再跟着我离开京城。” “无论我去哪里,回来依旧是永昌亲王,能享荣华富贵,可你不同,走得久了,现在的差使可就没有了。” 常顺却说:“我答应过少爷,会一辈子保护你。” “再者的孤零零一个人,无妻无子,要那些阿堵物有什么用。” 别人不知道,赵云安却知道自己这一走,只怕许多年都不会回京。 “你在京城等我回来不好吗?” 常顺看着他说:“大魏虽说还算安稳,可偏僻之地也有水匪山匪,我不在少爷身边就不安心。” 还摸着肚子说:“饭都不香了。” 赵云安心底感动,到底是没继续拦着。 “一起走也行,你以后可别后悔。” 常顺却已经高高兴兴的上了马:“我不会后悔。” 赵云安跳上马车,朝着他笑:“顺儿,咱们打个商量,你以后别喊我少爷了成不成,我这都胡子一大把了。” 常顺笑起来:“我不是故意的,一着急就想喊少爷。” 平时他都已经改了。 车厢里头,半大小子赵琼探出脑袋,兴奋喊道:“常顺叔叔也跟我们一起走吗?” 赵云安拍了一下儿子:“现在你可高兴了。” “太好了。”赵琼恨不得蹦跶两下。 “常顺叔,我也想要骑马。” 常顺一贯宠爱这位小少爷,伸手接过来,带着骑马溜跶去了。 赵云安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进车厢,顾季夏就打趣道:“常顺一来,琼儿也不粘着你了。” 金氏也笑:“一起走也好,常顺是个直肠子,留他一个人在京城还不得被吃了。” 于是离京的车队里,又多出了一位战功赫赫的武将。 赵家一行人先去了云州,这是赵家的足迹,这么多年下来,赵家的二进小宅子依旧在。 随着赵家步步高升,这栋宅邸不但没破落,反倒是保存的极好。 如今看守宅子的人不再是王管家,而是王管家的小儿子。 赵云安特意带着常顺回了一趟常家村,拜访了五姐夫的家。 这一次,他们也想打探常顺身世的消息,只可惜寻访了一番,到底是失望而归。 次数多了,常顺只说随缘。 回去的路上,赵云安笑着说道:“等离开云州,咱们到处走,到处逛,指不定在哪儿就找到线索了。” 他当时只是安慰,随口一提,但没想到的是一语成谶。 赵云安的第二站是西南,曾经的三皇子,如今的祥亲王驻扎在此多年。 在李云平的努力下,西南的政局越发安稳,已经许多年没发生过战乱。 算起来,赵云安也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三哥。 兄弟两一见面,自然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 西南之地,在京城人的眼中是南蛮,是瘴气莽荒之地,可实际上此地丰产,风景优美别致。 赵云安大手一挥,打算带着家人多停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