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拔安置流官,但偏远的山中部落便只能用土司了,让他们与大宋保持交流贸易,并且提拔其中的开明之辈。 再然后是希望在南海路建设一座神霄院的分院,给南海路的本地人一个求知的机会,让他们加入我们的思想,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人。 还有南海路的科举名额,也应该酌情给上那么几个…… 洋洋洒洒一大篇,看起来少说有两万字。 赵士程很认真地看完了这些提议,提笔在原文上修改了一些内容,比如要求将南越国的优秀匠人充入军中、恢复当年中原人在南越国的着装之类。 南越国将来会是影响东南之地重要的筹码,温带的服装和发型本来就不适合那里。 赵士程也不觉得剪头发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等到工业时代来临,人们会主动抛弃难以打理的长发,改成最节约时间的衣着头发。 这种事情当然是他这个皇帝带头最有效果,不过现在剪头发是不孝的事情,赵士程觉得这事可以在老赵龙殡归天后再试试——啊,打住,现在想这事不太合适。 赵士程修改完上边的一些提议后,提笔又给小胡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只要不是伤天害理,那一些民俗观念对平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是他们微小尊严的表现,只是潜移默化,不要强行去动。 他南海路的治理,会得到大力支持,缺钱缺人不用再让我弟转答,直接告诉我就好…… 写好之后,他看着把胡铨的提议改得乱七八糟的信纸,发现上边有些字已经被他无意中覆盖了,有些被粘连在一起,已经看不清原来的字。 这…… 赵士程有些犯难了,内容太多,他已经忘了原本的地方写得是什么。 但,问题不大,他提笔在信里加了一句“重写一份递上来”,然后把改了稿子放在给对方的信纸之后,让人一起寄走。 嗯,反正这事也不急,让胡铨多积累一些经验也好。 处理完此事,赵士程又翻看了下一本。 这次是在西北的张克戬送来的消息,耶律大石不知从哪里知道消息,听说越过天山之后,有堪比漠南的大片河中草原,准备收拾剩下的辽国势力,前去河中生活,他希望得到大宋的支持,给他一张通关文书。 看到这消息,赵士程微微挑眉。 耶律大石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中原已经离开西域太久,耶律大石还想要重建故国,他知晓不可能让大宋让出辽国之地,没有乞求大宋赐海外之地,而是准备自己打出一片江山? 这,当然要支持! 他甚至可以和耶律大石签订一个以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为界,西边归你,东边归我的合约——另外一边是中原王朝从来没有治理过的地方,民族众多,信仰复杂,统治难度太大,耶律大石过去,正好可以免费把汉文化的影响力延续到中亚。 至于西域之地,也可以提前准备了——中原王朝要重新收复旧日疆土,很合理,不是么? 第373章 朋友敌人 北方的战火对大宋腹地影响微乎其微。 七月中旬, 正是皇帝的生辰,按理皇帝的生日会是一个举国同庆的日子。 不但要佛道各家大建道场为皇帝祈福,还要提前一个月开始排练, 准备歌舞音乐。 但当今皇帝并没有庆祝生日的意思,做这些事就要拨款, 所以只是简单地吩咐各地, 为庆祝他的生日,学校、工坊、朝廷都带薪放假一日, 就算是庆祝过了。 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个被人称为天庆节的节日, 反而成为了各地商贸最繁华的日子。 每年到这个节日,山水商行会打着为皇帝祈福的名义和部份货物折扣降价,而其它商户也会凑个热闹,加入其中。 许多人会在这时去寺庙里上香, 为皇帝祈福,同时去采购一番会略有降价的货物。 运河的码头税会在这一天有所减免,很多小船在这个日子就会像凭空生出来的一样,占着河口岸边兜售货物。 加上学校也会放假,十余年下来, 这个节日已经成为小孩们最喜欢的节日, 他们不懂什么家国祖先, 反正能让他玩一天, 那就是快乐的。 …… 东北之地,金国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应对宋军, 却豁然发现, 自家后院起火了。 这些年, 女真诸部南征北战, 虽然歼敌无数,但本族势力是大受损失的,许多部族迁居关内后,又因为战火重新归来,可原本的旧地早就被其它部族占据了。 他们归来,自然是要驱逐掉这些部族。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们与黑水河的阿里眉五国、混同江的乌隈于厥、突吕不韦等部关系极为紧张。 所以,当他们在宋国大军面前一败再败后,周围大小部族都开始攻击部族城寨,驱逐女真猎人,女真各部的精锐却都在黄龙府附近防备宋军北上,后方空虚。 如果只是这些偏远的小部族叛乱,金国也不是不能咬牙再拼出一支军队。 可是西边蒙兀室韦的加入,却让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再挤出人力物力了。 为了维持军心,金国诸王在商议后,不得不承认,已经到了非和谈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大宋与蒙兀联合,他们可能连本族的土地都保护不了。 想想他们当初是怎么对亡国契丹人…… 于是,这次由金国国相完颜希尹亲自出马,派出使者前往大宋,想与大宋议和——无论成与不成,至少要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清理周围的其他部族。 …… 完颜希尹是从阿骨打反辽时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在以前是女真部落的萨满,也算是见多识广。 当踏上辽河的驳船时,他第一次从另外一个角度见识到了大宋的国力。 那种冒着浓烟,发出轰隆巨响的头船,就像是一只巨大而恐怖的怪兽,可大宋却已经找到了将其驯服的办法。 只凭这一点,他就不得不佩服那位大宋天子。 听说这是大宋天子花了二十余年,耗费近百万贯才做出的机器。 待走了辽河驳船、他只能遥遥望了一眼那几乎布满视线尽头的东京道最繁华的辽泽城,便上了那传说的辽泽城——蓬莱航线。 听说每日有十多艘四百料的大客船往返其间,到了秋收时,前来收购稻米的大宋海船会将整个港口占满。 但他没有时间去观赏这金国垂涎了二十余年的辽东重城,他需要用最快的速度去大宋觐见天子。 辽东到蓬莱只用了两日,然后便是坐济水入运河,这是去东京城最快的线路。 一路上,他看到最多的,便是数不尽的河船,大的小的,载着各种货物,从煤铁到粮食,再到各种布料绸缎、玻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