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化宋 > 分卷阅读5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44(1 / 1)

法,叫三排齐射,既第三排举枪射击,第二排半蹲射击,第一排全蹲射击,然后退后,用插条添加火粒和弹药。 这种打法的优秀就在能在一瞬间打出三倍火力,缺点也是这个——一个枪兵一次只能带五十粒的火粒和弹药,只需要半个小时不到,就能把弹药用光。 用光之后,他们沉重的□□便成了累赘,需要抽出腰刀开始搏斗了。 可是,在这一场大战中,宋军赫然发现,如今的金军已经没有当初那势死不退的冲劲,在面对士气高昂的宋军时,许多金军抵挡两下后,便向密林中逃窜而去,丝毫没有死战到底的意思。 在第一波冲锋造成巨大损失后,他们根本不愿意去赌对面的子弹有多少可能打到自己,只恨自己不能跑得再快些。 岳飞敏锐的发现,如今的金军,和原本的金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次遭遇战后,岳飞重新回到城中,这次,他舍弃了重炮,调动了几乎所有兵卒,主动出击。 如他所料,在大宋单兵战斗力实际已经不输金军的情况下,火器的存在,几乎就是碾压。 一个普通金军穿着厚袄、外套铁护臂、裢甲、护颈、掩膊,戴头盔,着高靴,一般的刀剑伤害有限。 但在战场上,如今大宋军队的重□□能在一百多米开外打穿敌人的护甲,巨大的冲击力瞬间让敌人仰倒流血,失去战力。 这样的齐射来上几轮,造成的心理压力远远大于伤亡本身。 金国大将宗望也赫然发现,就连女真族本身各地部落,似乎对南下攻打宋国,都不那么热情,他们开始保存实力,开始观望。 他们那曾经气吞山河的军魂,似乎已经在这连年的失败、大将的接连陨落中一起失去了。 但是,宗望一点也不意外。 这些年,为了与大宋贸易,国库中财富已经所剩下无几,没有一连串的胜仗,分配战利品更是无从谈起,就连原来分配给各部的辽国土地,都已经大半失去,原本开始在辽地繁衍的女真人,又只能离开他们的新家,重回故土。 这重挫了各部士气——这是他们已经获得的土地、已经做为交易的奴隶、已经谈好了附庸异族。 他们花了十年的时间,付出无数族人的性命和血汗,才换来土地和财富。 这一串串事情,已经让这些普通的士兵意识到,世道变了,已经不能再通过卖命而得到什么,明白这一点后,士卒当然就不会有以前的冲劲。 与此同时,他们完颜女真的儿郎已经不多了,这次征伐,不得不提拔了大量叶赫部、哈伦部的生女真族,甚至还召集了在遥远的山岭之外,剪鱼皮为裙、还在使用石器的野人女真和真艾雅喀部。 如此,虽然人力够了,可人心却不再整齐。 各部族也不愿意再将儿郎们的性命丢在这无数次失败的金宋战场之上。 这些健儿才是他们在这白山黑水间立足的根本,若是不够,周围会有其它的部族,取代他们…… - 岳飞本身就是一个极善于抓住机会的将领,在发现金军的虚张声势后,这猎人和猎物,便互换了身份。 他带领手下大军趁着大雪突击宗望部,大战之下,女真完颜部豁然发现,除了他们,许多部族都开始保存实力,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战胜,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战争,胜败不言而喻。 双方在通州且战且退,宗望随后退过百里之外的信州城,但岳飞却没停住脚步,他总能轻易从纷乱繁复的战局中找到金军的弱点,像一条大蛇,一口口吞掉女真部。 通州城做为他们的大本营,他们甚至已经突出三百余里,一直追击到威州,这里已经女真的核心之地,黄龙府部。 事情在这里开始变得不可收拾。 首先是室卫蒙兀,他们非常有眼色,派使者主动上前,表示愿意归服大宋,帮助征讨金国。 铁骊部紧随其后,愿意臣服,帮助大宋教训不听话的女真人——草原就是如此,一个大族衰落时,其它部族不等它咽气,就会上前撕咬分尸。 这不是什么背信弃义,只是这严苛土地上残酷的生存法则罢了。 一个倒下部族会被其它部族吸收,在他的尸体上,生长培育出新的王者。 至于说臣服,对于他们来说从不是问题。 他们臣服过大唐、臣服过辽国、臣服过金国,再臣服大宋,又有什么问题呢? 只要大宋强大,他们便继续臣服,只要中原衰落,那他们便趁机南下,不需要教导,这就是他们本能。 …… 看完辽东传来的消息,赵士程都怔了数息。 所以,在这一个月里,岳飞不但守住了通州城,还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打到了黄龙府? 这是不是……太那个了一点? 但转念一想,这可是岳飞啊! 在有大量拖后腿的投降派的情况下,还能一神带四坑,收复河山,能在封建社会下调教出一只不烧杀抢掠,军纪严明前无古人的岳飞啊。 打个金国而已,如今有枪有炮有人有粮,打到黄龙府有问题吗? 没有问题! 赵士程忍不住微笑起来。 他继续看着军情,这次金国攻占通州的失败,引起了巨大连锁反应。 周围的部族看出了女真部的虚弱,频繁向大宋示好,听说高丽已经得到消息,庆贺大宋胜利的使臣已经冒着风险在有浮冰的天气下出海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金国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翻身的希望了。 如今的大宋正有大量的新生人口,人地矛盾初步显现,如今的工业化进程还远达不到全部吸收这些人口的地步,如果不将多余的人口拖去开垦土地,那么极廉价的人力就会充斥在各大工坊,让他们失去改进机器提高效率的进取心,转而把目光放到压榨人力上。 这种事情他不会允许发生,所以最近他已经在各地报纸上预热,提起了开垦东北的巨大潜力和准备支持开荒的决定。 听说在这里开荒的土地可以归自己所有后,最先动心的不是平民,而是各地的大户人家们。 无论改换多少朝代,汉人对田地的渴望永远存于心底,难以满足。 相比于各地普通人的犹豫和纠结,他们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他们准备粮食、在各地召集民夫,给安家费给介绍费,准备去东边大干一场。 一些本就犹豫的人家会直接动心,愿意去这种无风险的工作。 还有一些不那么富裕,但渴望有自家土地的雇农在乡里结社,寻着四五十人、或者上百人的团体,准备抱团前去开荒。 本来,这些人都是他准备用在通州城附近的荒地,也就是后世辽省边界的土地上,可黄龙府在后世吉林的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