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化宋 > 分卷阅读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2(1 / 1)

。 他家虽算富户,但早已没落,在这些当朝权贵面前,却真的是蝼蚁草木,不值一提。 在他对面,山水姑娘经过这几个月的打磨,早就不是先前那个小丫鬟了,再说了,这位船主,是她精心挑选了好几日的小船商,正是最好拿捏的那种。 她没有开口,只是微笑着坐在船主对面,会馆的小二热情地添上了一壶热茶。 苏谦低下头,谦卑地道:“在下杭州苏谦,字用涉,未请教姑娘贵姓?” 山水温柔地道:“小女姓山,主家姓赵。” 这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情,既然合作,双方肯定都需要有一点了解,山水现在是准备试探一下南方市场,选对方,也不过是因为船小好调头。 “原来是山姑娘,”苏谦恭敬道,“先前得姑娘赚送线卷,实让在下佩服不已,不知是哪里的羊群,竟然能生出如此顺软之毛。” “此为北方之物,”山水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直接了当地问,“不知船主,觉得这线卷应作价几何?” 她的事情还有很多,线卷、碳石、海草、村子,没有必要拐弯抹角。 苏谦怔了一下,心中瞬间一热,是了,此物是对方卖个高价,才找自己这种小海商,既然如此,那此事便成了一半! 他当下便回过神来,沉吟数息,终是咬牙给出一个价格:“每两一千钱,以小平钱付。” 说罢,他便停下话语,等对方讨价还价,甚至已经组织出语言,准备把江南的市场的各种罗绢价格各自分析一下,让对方明白这已经是个良心价了。 山水淡然地拿起一杯茶,放在手间,轻烟袅袅,意态悠然,却没有接话。 苏谦心中不由得有些急了,这货源只有对方一人,但像自己这般的小船商,在密州却是数不胜数,于是便又报出一个价:“一两一千二百钱,杭州织品极多,这织出的毛料若是太贵,很难卖出的。” 山水闻言,也不说话,只是轻轻一笑,低头拔弄茶碗。 苏谦心里焦急的不得行,不得不再提了报价。 “一千三百钱,不能再高了,再者,我苏家的有最好的工人……” “一千五百钱,这是我能做主的极限,您找其它船商,不会给更高的价了!” “一千七百钱……” …… 终于,当钱攀升到两贯时,苏谦喘着粗气,看山水目光如同看着仇人,却报不了更高的价格。 于是,山水终于喝下了进屋后的第一口茶,她迎接着对方的目光,泰然道:“那就,一贯一两罢。” 苏谦脸一红,随即一僵,差点没晕过去,怔怔地看了这女子许久,几乎面红耳赤——他哪里还不明白,对方就这么喝口茶的工夫,就已经把自己底价看得一清二楚。 但到底是商人,他尴尬地抹了一把脸,把刚刚溢出的情绪压在心底,不由地感激道:“姑娘大义!苏氏一门,必感佩您恩德一世。” 虽然刚刚气得不行,但能拿到手上这个价格,他感觉心都要跳出来了:“不知姑娘有多少线卷。” “先生的海船是四百料的海船,”山水好整以暇地放下茶碗,“运力自是不凡,然,您能吃下多少货呢?” 如今的海船,是以“料”来算承载重量,一料就是一根做船的标准木料,一根料在水中,产生浮力大约有两百斤左右,做成船后排水更多,但扣除压舱、船体本身的重量、船上水手、食水、还有必须留下的安全空舱位,一艘四百料的船,也就能载三至四万斤左右的货物,按公子的说法,还没一个大货车装的多……虽然不知道什么大货车,但公子的话,就是对的。 苏谦迅速盘算了自己这次从杭州带来的货物,除了一些普通陶瓷之外,都提花锦缎和一些凡品建盏,锦缎准备和辽国交换一些小的北珠,建盏准备和倭人换一些黄金,然后在密州购买博山琉璃,如果将货物快些出手的话,大约能筹出两千贯左右,能吃下的——也就百来斤毛卷。 他一时心痛起来。 山水倒是温柔地看着他,那神情慈悲,温柔道:“也不是,没有其它办法……” - “我买给他是一贯,如果一次性大量收购,还会有更多的折扣,”山水向公子汇报了这件事情,“因为,我们的货源太多了——仅是密州一地的羊毛,每年便有数千石,大多用以充入被捻,如果按一件毛衣用线八两来算,仅密州的羊毛,能给本州每人织一件衣服。” “但羊毛如今仅仅能用织机做布,需要上品的织户研究织造技艺,”山水微笑道,“所以,我给苏家留下了足够的利润,让他们全力推广羊毛,这样的利润,足够让他们放弃原本的丝织祖业,而全力钻研羊毛的用途,然后,完全绑在我们的船上。” 只有内行,才知道如何将羊毛在织造行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如果是大织户,就算有利润,也不会放弃本职,全力为他们推广。 赵虎头很满意:“你居然无师自通了代理商的制度,真是太厉害了!” “都是公子教得好。”山水谦和地低头。 第18章 文武要全 “今天,我们讲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赵虎头坐在桌子上,盘着小短腿,给坐下的书童婢女讲解着自己那微薄的社会知识,“生产力呢,就是一个人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产值,打个比方,松元,你在家时,一个时辰能砍多少柴?能卖多少钱?” 旁边的小书童立刻答道:“回公子,我能砍半束柴!卖十文钱!” “那这就是你砍柴的价值。”赵虎头伸着短短的指头,指另外一个书童:“迟白,你在我这,一个时辰能磨多少炉甘石粉?” 小女孩认真道:“三块,大约三两五钱。” “那么,按冻伤膏的价格,你一个时辰能创造一百贯,也就是十万钱的价值。”赵虎头道。 于是在场众人同时惊叹,这价格,差了一万倍啊! “所以呢,不同人,创造的生产价值不同,你们明白其中的区别了吗?”赵虎头认真地问。 四人纷纷点头,这个区别太明显了,他们都是穷苦出生,非常明白。 “所以,想要生活变得更好,努力砍柴,是没有效果的,但是提高技术,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吃的,帮更多的人,对不对?” 学生神情变得认真而虔诚,纷纷称是。 “可是公子,”山水突然问道,“涑水先生曾说: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我们赚了钱,是不是就有人少赚了呢?” 涑水先生就是司马光,他这话是当年变法时他和王安石争论的话,早就被大宋的各种文臣用过无数次,广为流传,山水自然也知道。 “这是个好问题,我们弄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